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老年人频陷微短剧骗局 警惕付费陷阱守护“夕阳红”

在良莠不齐的电子信息“围猎”下,老年人“触网”背后既有精彩也有陷阱。其中,各种针对老年人的新型骗局陆续出现,花样层出不穷。有的声称花3000元学剪辑,结果俩月赚了50元;还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

近年来,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受到广大老年群体的欢迎。然而老年人频陷骗局的现象也引发广泛关注。微短剧骗局一般通过一些简短但不完整的剧情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在关键情节戛然而止。在剧情设置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冲突,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让中老年人不断“上头”,同时也衍生出诸多付费套路。

这类微短剧基本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亲情友情、职场竞争等主题,主角基本都是为儿女默默付出的年迈父母,为人善良,生活节俭,中老年人能在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

付费迷局的精巧设计击中了老年人的情感软肋。调查显示,76.5%的微短剧受众为50岁以上人群,平台算法精准推送的“婆媳斗争”“豪门恩怨”等狗血剧情,恰好填补了部分老年人的情感空洞。此外有的老年人对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容易被各种诱导性广告和虚假宣传所迷惑,退休后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社交圈子缩小、子女不在身边等原因,常常感到孤独和无聊,刷短视频、看微短剧成为他们排解孤独感的一种方式。

针对此现象,短视频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和付费机制监管,避免诱导性广告和虚假宣传的出现。平台应提供更加透明、便捷的付费方式,让老年人在观看微短剧时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

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引导他们理性消费,避免陷入骗局。

近年来,青岛市北公安“全民反诈”工程创新实践,在开展“银发守护”专项行动时,发现李大爷对一款宣称年化收益30%的理财产品深信不疑。经过民警近一小时用真实案例,终拆解诈骗套路。针对老年人、大学生、企业财务人员等易受骗群体,量身定制17类防骗指南,联合通信运营商发送预警短信300万条……

除此之外,近日青岛28个部门联合下发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实施方案,提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普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等城乡老年教育学习平台,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产品和智能技术,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产品的技术障碍等。

老年人频陷微短剧骗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守护老年人的“夕阳红”。这样才能让老年人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远离骗局的侵害,安享晚年。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信网推出系列报道,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信网,我们一起共筑满意消费。

1 拨打信网新闻热线:0532-80889431;

2 通过信网官方微博:@信网;

3 通过微信公众号:信传媒(xinwangquanmeiti)、有好信儿(qd-yhxin)。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3/14 14:37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陆云琦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