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向海而兴 向新而强 青岛立足特色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青岛正立足海洋特色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拥抱人工智能 全力发展“海洋加AI”

2025年,人形机器人春晚亮相出圈,DeepSeek席卷全网,Manus横空出世,人工智能产业的升级和迭代越来越迅速,面对拥挤的赛道,青岛立足自身优势,全力发展“海洋加AI”,建成了海洋领域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企业是发展人工智能的主力军,DeepSeek的成功也印证了“得企业者得天下”的道理。数据统计,目前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260余家。聚焦现代海洋产业是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内企业鲜明特色,26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涉海企业数量达到100家。日前,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和山东省海洋局联合公布了2024年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名单,青岛崂山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成功入选,成为全省人工智能领域唯一的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支撑。根据《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部署,聚焦工业制造、智慧海洋、现代农业、交通运输、医养健康、智慧教育、文化旅游、社会治理8个领域,青岛梳理了首批102项应用场景清单,加大场景开放力度,开展多样化赋能应用。

应用场景“上新” 竞逐低空经济赛道

青岛拥有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三个国字号平台和4个通航机场。着眼物流、城市治理、交通出行等领域,青岛低空经济正展翅腾飞。

2024年6月,青岛地铁集团、顺丰集团、青岛慈航机场联手开通了北方地区首条低空物流航线,常态化来往于青岛和北京,青岛的生鲜6个多小时就能从青岛到北京的餐桌上。今年2月27日,随着两架载物无人机从积米崖港和灵山岛对向起飞,10分钟后稳稳降落,北方海岛低空物流航线常态化运营首飞成功,展示了低空经济与海洋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按照青岛谋划的发展蓝图,力争到2027年,青岛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230亿元,加快打造立足山东半岛、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低空经济示范区。

壮大现代航运服务业 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青岛港作为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年装卸集装箱超过3000万个。眼下,青岛正着力于将青岛港从货物港,逐渐向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转型,进一步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今年以来,围绕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任务目标,青岛推进包括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东部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前湾港区北岸码头改扩建一期工程在内的9个港口重点项目建设。按照《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力争到2028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青岛积极布局调整港口功能、提升现代港航服务、吸引国际航运要素集聚,青岛现代航运服务业将展现出无限的可能与活力。

从“因海而生”到“向海而兴 向新而强”,海洋是青岛城市发展不变的底色,创新是青岛产业升级强大的动力。面对新的时代要求,青岛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3/14 13:47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赵晓珊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