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教育局集中作客行风在线,回应教育方面热点话题,其中校内课后服务相关问题受到广大家长的持续关注,课后服务从下午四点半到八点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参与率达96%,第二阶段参与率仅30%到60%,家长表示校内课程难以满足孩子个性化发展需求,对此教育局回复正研究引入第三方机构。
课后服务第一阶段主要由本班教师看班,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缓解家长作业辅导难题,第二个阶段由学校依据现有条件和师资,尽可能开设阅读、绘画等文体活动,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受资源条件等因素限制,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存在渠道单一、内容匮乏、质量不高等问题,每个孩子的兴趣偏好也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难以满足,导致第二阶段参与率和其他阶段相比产生明显落差。
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是解决家长托管难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山东省于上半年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在资质、程序、监管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和具体办法。对于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学校,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让孩子们在校内享受优质个性化辅导服务,既方便了家长学生、又减少了第三方培训成本。
对于第三方机构进校园也有家长存在疑虑,课程质量、任课教师素质等问题何如才能得到保障,与直接参与校外培训又有什么不同。对此,印发通知中多次对第三方资质和监管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把关,保证学生体验优质课后服务。威海、莱阳、淄博作为“双减”试点城市,已经先行推广,青岛在定制方案中可参考相关经验。通过提前向家长发放问卷或家访调查等方式征集意愿,结合学校情况对第三方服务内容、形式、时长等进行定制化服务,避免出现大热门师资不足,或者大冷门无人问津等情况。
第三方入校后合理有效的监管必不可少,对机构满意度应从学生、家长、学校等多个角度测评,及时接受学生的课堂体验反馈,建立完善的监督举报平台。此前,山东省教育厅发文明确,对于入校服务第三方机构,出现资质造假、降低服务标准等九种情况,校方可直接终止合作,并移除进入学校课后服务资格名单。
开设课后服务作为“双减”重要举措有效缓解家庭压力,对于学生教育和成长而言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方机构进校园并非短期内就能完成,与校外辅导不同,进入校内对于机构资质、服务质量都需提出更高标准,需要更多时间建立健全机制,以保障孩子安全,请家长拭目以待。
信网评论员 孙宝震
2016年青岛出台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是二孩出生高峰期,预计于2023年迎来小学入学高峰,一年级入学达15万至16万人,青岛市提前准备以积极应对。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