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我国特色航天营养保障体系建立 未来太空餐桌更丰富

原标题:我国特色航天营养保障体系建立 未来“太空餐桌”更丰富

新华社杭州9月22日电(黄一宸、占康)记者22日从“第二届航天医学前沿论坛”获悉,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特色航天营养保障体系,并着眼未来深空探测任务进行战略技术储备。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内除了品尝莲蓉馅的“太空月饼”,还分享了香辣羊肉、土豆牛肉、红烩猪排、奶香鸡米、马蹄糯米糕等——这是地面支持团队提前根据每名航天员的口味喜好准备的个性化“中秋大餐”。

“空间站阶段,我们突破了中式菜肴工程化关键技术,将中国菜搬上了‘太空餐桌’,让航天员远在太空也能享受到‘家的味道’。”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莹辉介绍,我国还提升了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研制出精准的飞行营养供给量标准,以应对太空失重等引起的人体生理问题,全力保障航天员开展180天以上的健康飞行;突破了在轨功能性航天食品关键技术,研制了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性航天食品,助力提升航天员在轨适应能力。

相较于空间站驻留,月面驻留面临着更大的补给挑战,远离地球使得补给成本增加、时效性降低。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臧鹏表示,着眼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战略技术储备,我国布局了在轨烹饪、地外生存新型食品创制关键技术研究,为未来长期地外生存提供基础保障条件。

[来源:新华社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9/23 07:17
· 来源 ·
新华社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