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家长晒高考后账单:一个暑假四五万元都花在哪?

原标题:一个暑假四五万元都花哪儿了

考驾照5000元、高考礼物10000元、买手机6000元、毕业旅行7000元、近视眼手术10000元……距离大学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近日,不少新生家长纷纷讨论起了高考后的暑假账单。家长们为即将上大学的孩子付出的暑期花销,少则1万元,多则五六万元。作为父母,体谅孩子高中三年不容易,高考成绩考得也不错,觉得“这钱花得值”;也有家长觉得应该适度消费,毕竟大学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此你怎么看?

电子产品占“大头”

“电脑、手机、iPad,这一套加起来就得接近两万元……”“照相机、自行车、专业耳机……高考之前答应孩子的礼物,加起来两三万元。”全国高校开学临近,高考后家长们怀着各种心情,为孩子们提前准备开学后的物品,其中电子产品占“大头”。

市民梁勤的女儿梁馨今年考上了浙江大学,爱好摄影的梁馨高考前为自己规划了暑假旅行。为了能让她考个更理想的成绩,父母设立了奖励机制:如果能够顺利考入理想大学,就送她一台照相机。随着高考成绩和录取结果的公布,女儿梁馨顺利考入浙江大学。梁勤马上带着女儿兑现承诺,到商场给女儿选购了一台最新款的单反相机。选购时,女儿额外向梁勤要了一款专业耳机,两款电子设备加起来近2万元。

暑假还没结束,市民李先生为即将上大学的儿子已经花了3万多元。“这花一笔,那花一笔,感觉哪份钱都不是乱花的。”李先生儿子也很争气,今年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儿子马上就要开学了,李先生为孩子准备了大学“必备用品”,“电脑1万元左右,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得用,最好能一步到位。但儿子性格大大咧咧,容易丢三落四,便买了个3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就算在大学磕磕碰碰也不会太心疼。”在李先生的账单里,还有为儿子下单买的自行车、健身卡。“有个好身体,去上大学家长也能放心些。”李先生说。

花两三万元“很正常”

“暑期女儿考驾照花了5000元,7月底,全家去青海旅行,又花了近1万元。”袁女士说。“差不多花了两三万元,且都是必须要买的东西。”另外一位学生的家长叶女士说,开学前女儿跟同学去海南旅行,赞助了她5000元,剩下的由自己攒的压岁钱贴补。回来为了能够开学前摘掉眼镜,又给眼睛做了激光手术,花了1万多元。“相比身边为孩子上大学下‘血本’的家长,我觉得上大学要朴素一点。”叶女士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应该给予奖励,但不应造成攀比心理,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对此,女儿佳佳表示,自己所考的大学在杭州,物价相对比较高,想到未来的生活费,一个月也要2000元左右,一学期下来加起来也要2万多元,所以开学前不想过多开销。“本来打算买一个新的旅行箱,再去买几套上大学穿的新衣服,现在想想没必要,衣服等到了杭州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少买几件,行李箱能用就行。”

佳佳的同学晓雯也是一样,这个暑假不仅没花多少钱,还赚了5000多元。晓雯妈妈说,女儿一放暑假就去打工了,还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礼物。“就给她花5000元买了一部手机,电脑家里的还能用,就没买。另外我们给了她三四千元的旅行经费,她和同学去了趟海南。”

支招

罗列购置清单 避免冲动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高考后,很多学生的大部分开销集中在数码产品、旅游、驾照等。这也让一些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家长犯了难:孩子考个大学不容易,高考结束也需要情绪释放,这时候不满足他,感觉孩子会伤心。

对此,有学生表示:“高三是靠着‘高考结束我就要干什么’等期待坚持下来的,这些期待并不仅仅包含手机电脑,更看重的是,父母是不是真正懂我的感受。买了手机电脑或者出去毕业旅行,我都有仔细列消费表格,哪些钱该花、哪些钱该省,父母给的钱都是辛苦赚来的,没必要无谓地挥霍。”

当然,作为经过高考一役的大一新生,从高中阶段步入大学,的确需要一些新的设备来支撑学业和生活。对此,如何正确地与父母商量,拥有这些东西呢?对此,青岛理工大学大二学生王子涵表示:“可以给父母列一张购置清单,清单里写明自己需要的东西,都用来做什么,这样父母在花钱前,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科学的意见作为参考,避免冲动消费。”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也给支招。“电脑确实是刚需,可以根据孩子的专业和未来规划来选择什么价位的电脑。如果是设计、新闻、建筑等专业领域的,可以买个配置高的,如果专业用电脑的领域不多或者对电脑性能要求不高,可以买个一般价位的作为日常学习使用。此外,不少家长认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不买最新款,能满足日常使用即可;化妆品、护肤品没必要一次买全,因为无论准备多全面,大一开学到校后还是要买很多东西,可以根据需要慢慢买。

说法

专家姜倩莉:

引导孩子拥有

正确的消费观

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向日葵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长姜倩莉表示,孩子迈入大学前,家长和孩子首先要及时转换角色。从高中步入大学,孩子有了新的身份和对事物有了新的理解,为其添置必要的设备,这是能理解的做法,“既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也传达着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期待之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进行攀比消费,“所有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但尽力给孩子好的生活,尤其是到外地上大学的孩子,如果城市发展之间有落差,更容易给孩子造成消费观的不平衡。”姜倩莉认为,家长给孩子消费,不等同于踮起脚把孩子养成假富人。让孩子拥有正确消费观才是好的教育方式,要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量力而行。

姜倩莉建议,暑期家长应和孩子多沟通,尤其是在消费过程中,多与孩子讨论购买所需物品的必要性。比如买这样东西是用来做什么?对未来有什么价值?孩子即将迈入大学校园,比起物质奖励,家长需更重视与孩子一起规划大学期间的目标,注意大学生活的引导规划。“与其说是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其实也是在帮助很多家长厘清给孩子花钱的消费观。该省省、该花花,钱才能花得有价值,才能把钱真正花在孩子需要的地方。”姜倩莉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秦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8/20 07:52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