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已完成50条林荫廊道建设

原标题:高品质公园让市民“诗意地栖息”

一座城市要“让人诗意地栖息”,这份诗意如何体现?公园无疑就是最佳的载体之一。一座公园是城市的“绿肺”,还应是一个让市民津津乐道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城市独特的宝贵财富。2022年以来,青岛公园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打造了众多高品质公园。其中不乏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文化主题公园:让“齐文化”活起来的徐山文化公园,将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花科子公园,集古风古韵、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休憩养心于一体的北海公园……这些各具特色的公园记载和延续了城市文脉,也展现着青岛全新的精神面貌。

让齐长城文化“活起来”

2022年以来,作为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之一,公园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公园城市建设已完工项目350个,整治建设山头公园60个、城市绿道100公里、口袋公园55个、林荫廊道50条、立体绿化110处。今年,公园城市建设将继续攻坚,一批新的山头公园加入整治之列,一批口袋公园将随着城市“微更新”不断丰富城市空间。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塑造,不仅关乎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形象,也关乎城市精神的塑造。在让市民享受“开窗有景,出门见绿”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文化魅力,接受文化熏陶。

冬天的公园,虽然没有了夏天的郁郁葱葱和鸟语花香,但有些公园因其独特的文化元素,使其吸引力不减反增。“这里是我每天晨练的场所,环境优美,道路平整,而且它的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市民张先生所说的公园便是徐山文化公园。

徐山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长城路以北,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一路之隔,不远处还有青岛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徐山山体改造提升工程是青岛市山体公园整治工程中的重点项目,项目范围内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徐福石屋,以及贯穿徐山东西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丰富的历史元素成为该公园的最大特色。

徐山文化公园的大门整体设计为开放式,造型为石块堆砌,并结合有金属的长城造型浮雕。进入公园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宽阔且平整的石板路,拾阶而上则是一座汉白玉材质的徐福雕像。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齐长城遗址。此外,徐山文化公园内还依托山体设计了一面文化墙,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展示了与齐长城、齐文化相关的历史场景,为市民提供齐文化的科普知识。

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将徐山打造成为彰显历史特色的文化型山头公园,公司高标准、严要求实施徐山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将齐长城(黄岛徐山段)本体修缮工程纳入其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着力消除影响齐长城文物安全的各种病害、隐患,确保文物安全,并结合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对齐长城本体作了适当展示,在保护区域山体资源,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

记者了解到,齐长城遗址的修复工作并非易事。建设于几千年前的齐长城遗址是利用土砂混筑的,部分甚至是直接用黄土或砂土逐层夯筑而成的。为了保证修复的“原汁原味”,在修复时,施工单位采用了古代建筑方式。施工单位专门购买了修复用的专用土壤,然后利用人工一层一层夯筑,施工难度极大。工程着重在做精、做细、做美、做韵上下功夫,以匠心精神打造出了西海岸新区的第一处“文化型山头公园”。

红石榴主题山头公园晋级网红打卡地

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文化与公园结合,公园就会更有内涵。

花科子山公园位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西、光谷产业园以北,占地面积200多亩。2022年,坚持自然连接和生态恢复,突出以人为本和居民认同,科学规划了“一环两区多节点”。其中,“一环”为活力慢步道,对现状防火通道改造提升,沿途布置多处休憩小屋和观景平台,供市民休息远眺。“两区”分别为活力休闲区和生态密林区,活力休闲区为花科子山的门户区,作为完全敞开的公共空间24小时免费对市民开放;生态密林区则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强调保护现状山体植被,科学规划防火通道、登山木栈道等内容。走进花科子山公园,更为吸引人的是一片“红石榴”。这里所说的“红石榴”是西海岸新区首个红石榴主题山头公园,在山地公园基础上,通过设置民族林、景观小品等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将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与丰富醇厚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一处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居民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绘制了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画卷。

在市南区八大湖街道,也有一处集互动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红石榴”主题公园,每当清晨、夜幕降临,市民可以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聊天。据了解,“红石榴”主题公园结合八大湖广场的特点,围绕红石榴精神和民族团结文化内涵,旨在打造“籽籽同心 花开市南”民族工作品牌。在原有公园文化背景和景观基础上,以空间景观打造为主要建设方式,增设籽籽同心主题景观、民族之声景观和互动翻转景观,公园形成了集休闲慢行和绿植景观于一体的休闲区域,优美的公园环境为周围生活的市民增添了不少幸福感。八大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景观打造之外,我们设计了多功能宣传栏作为文化展示部分,正面展板以民族团结文化展示为主,背面内嵌了27寸户外触控一体机,打造成群众乐享的微型影院,一体机内置了《中华民族》栏目片段,重点介绍中国各民族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

建设“红石榴”主题公园,将群众休闲娱乐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以鲜明的主题文化特色、创新的宣传教育载体,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有形、有感、有效”。

利用山海资源,打造“等待第一缕阳光的浪漫胜地”

步入仿古建筑组群的北大门,“九龙吐水”影壁,上书《黄岛赋》,前景增设叠水、喷泉景观,静观流水叠瀑,古香古色的韵味引得市民驻足观赏。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北海公园始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约14.2公顷,是西海岸新区第一座古典风格的综合公园。随着时间的推移,设施功能的退化,“而立之年”的北海公园已不能满足人们如今的生活需求。2022年,西海岸新区从文化特色、生态品质、便民服务、休闲游憩、夜景亮化等多方面全方位对北海公园升级改造,园区内新增建设康养园、萌宠乐园、儿童乐园、月季园、牡丹园、健身广场等多处休闲放松功能区域,重修环山步道,增设直饮水、无障碍通道等,同时优化夜景亮化、监控、消防等功能性设施,着力打造成为新区首座集古风古韵、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休憩养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通过运动健康链接邻里社交,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公园开辟健身区、休闲区、儿童区等,满足全龄人群高品质生活需求,我们意在打造集读书、赏乐、品茗、艺览、会客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中式风格康养园。我们还打造了新区最大的户外萌宠主题乐园,热爱宠物的市民也可在这里找到他们的专属空间。”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北海公园改造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山、海、湾、城是青岛的天然优势,在公园城市建设中,西海岸新区共实施14个山头公园整治任务,数量全市最多,其中不乏借助山海资源打造的休闲主题公园,温山公园、吉山公园便是亮点之作。两处公园隶属薛家岛街道办事处,而温山、吉山均位于凤凰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岛片区,山体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节假日游客众多。登温山、吉山山顶既可远眺竹岔岛、灵山岛、连三岛等海上美景,也可欣赏唐岛湾和新区城市风光。本次整治提升秉承“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山体周边多元素自然景观、融入蓝湾绿道,力求打造集旅游度假、森林康体、艺术品位、生态典范于一体的山头公园,让市民游客“观海滨日出、享城市慢生活”,体验“丹霞晨晖耀明珠、碧林瀚海拥蓝湾”。公园结合平坦场地及山顶制高点,合理设置观景平台,开发“晨曦台”“松涛台”“松风台”等主要景观节点,打造“等待第一缕阳光的浪漫胜地”,使游客登临山顶可一览周边山海景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眼下,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图景正在一步步被勾勒出来。

让文化精神浸润城市生活

城市更新,不仅需要塑形,而且需要铸魂。

提起公园城市,成都、深圳是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众所周知,成都是我国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先行者和示范区。成都自古以来便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生态美学”早已写入成都的基因中。目前,成都已建成各类公园1300多个,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公里,森林总面积8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3%。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是成都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的历史背景、文化遗存体现出成都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在城市更新、城市公园建设中,成都注重现代城市需求,植入文化精神,加强城市文化精神的引领作用,让成都文化精神浸润城市生活,也让城市公园更有“成都味”。

放眼深圳。深圳不仅有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市容,还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馨景象。在这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238个公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山、林、城、湖、海、河,构成了深圳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近年来,深圳公园不仅在数量和管理质量上呈现质的飞跃,公园文化建设也成为深圳“文化立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侧重精神层面。因此,深圳也越来越重视并建设更多富有特色的公园以及公园文化,让市民充分享受公园文化福利和公园建设成果,从而让市民拥有浓郁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城市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其水平反映城市的软实力,是市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市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授邓庆尧认为,应对标成都、深圳等先进城市,聚焦市民关注的园林短板弱项,开展公园设计研究,系统提升城市重要界面和节点景观品质,塑造“小地标”、网红打卡地等城市新场所,打造精微细致、富有温度的人居环境样本,进一步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

为有效满足市民的多元化要求,青岛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加快丰富公园功能,赋予公园更多文化元素,凸显了城市文化魅力和文明程度,让市民的“公园生活”更加别具一格,有滋有味。

当一个个公园成为一座座公共文化空间时,自然会引发人们内心的审美向往,并无形中洋溢着这座城市的格局和胸怀。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 超  文/图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1/16 08:11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