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无理由并非无条件 新宝骏"30天无理由退车"引质疑

2020-03-12 10:10: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三人目

原标题:新宝骏"30天无理由退车"是跟消费者"抖机灵"?

“退车?呵呵,贷款买的也能退?谁信啊”!“以为买菜呢,购置税怎么退?保险怎么退?上牌费怎么退?买辆10万的车,这些加起来1万多了,不能退的话,1万多租个车开30天,呵呵!”……众多网友对新宝骏“30天无理由退车”的吆喝表示不屑并强烈质疑。

“您需要注意,新宝骏无理由退车不是无条件退车,您这边还是需要符合条件我们才会退款给您的。”“购置税、保险费还有上牌费是需要您自行承担的,购置税就将近1万元,退车对您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

日前,针对疫情期间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新宝骏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出行无忧解决方案,其中,“30天无理由退车”看上去很有新意。即在3月1日-3月31日之间购车的消费者,可在购车发票之日起30个“日历日”内向经销商提出退车申请,并在提出申请后的3个“日历日”内向经销商退回车辆。

事实上,消费者对于“X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概念更多的是来源于电商购物平台,只需选择“不喜欢/不想要了”等主观原因就能顺利完成退换货,而相关法律的出台也让消费者合法地拥有了“后悔权”。但汽车并不是廉价的快消品,一经出售就会留下永久记录,并由消费者支出较多的费用。那么,新宝骏推出的“30天无理由退车”是否和消费者传统认知里的“X天无理由退换货”一致呢?规定期限内,消费者如果对车辆不满意,是否可以放心退货呢?

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向位于京冀桂粤等地的多位经销商详细咨询了“30天无理由退车”的相关信息,并得到了如开头描述的回复。事实上,消费者如果想要退回车辆,不仅要满足里程表读数未超过1000公里、车辆未损坏,无出险记录,不影响二次销售等多项要求,还必须做到“车辆已缴纳购置税”。显然,“无理由”退车并非“无条件”退车,退车的消费者将会面临既没有留下车,又损失了购置税等相关费用的情况,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对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30天无理由退车)都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一方面,退回的车辆变成了‘二手车’,厂家和经销商需要承担相应的价格损失;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车的同时也已经支付了购置税、保险等相关费用,退车成本也不低。”

同时,网友也对新宝骏30天无理由退车的做法表示不屑并强烈质疑:“退车?呵呵,贷款买的也能退?谁信啊”!“以为买菜呢,购置税怎么退?保险怎么退?上牌费怎么退?买辆10万的车,这些加起来1万多了,不能退的话,1万多租个车开30天,呵呵!”

由此可见,新宝骏所谓的“30天无理由退车”,与消费者传统认知中的无理由退换货并不一致,因为消费者在退车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一笔不菲的经济损失。虽然厂家宣传“无理由”,但荷包和理智还是告诉消费者“不可妄性而为”。网友对厂家做法并不感冒,也有新宝骏经销人员“劝说”消费者:退车是非常不划算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沟通过程中记者还发现,3月的10个“日历日”已过,仍有新宝骏经销商对自家“30天无理由退车”政策毫不知情:“新宝骏30天无理由退车?目前店内没有接到相应通知!买车可以无理由退?不可能吧!”“您是从哪个渠道看到这条信息的?是天猫还是京东?”……交谈期间,甚至有经销商对记者表示,“如果不是质量有问题,谁买车也不会来退的。”

对于新宝骏“30天无理由退车”的做法,更多网友的看法恰巧暗合了经销商所提及的“质量问题”。截止记者发稿,在BAOJUN APP3月6日发表的《首创30天无理由退车 新宝骏自信源于科技》帖子下,留言已经达到了135条,除了两条跟帖表示对新宝骏的支持之外,更多的帖子都在反应新宝骏车主遇到的质量问题,甚至认为“无理由退车”就是一个“坑”。

“哎,什么政策哦,不懂,刚买拍(牌)照都没有上,车子就坏了。去4S店维修检测一个星期,当时说不满足退车条件,心里凉了。”“从上海提车以后才走了一千多公里,现在发动机故障灯已亮,并且发动机有异响,打火好几次都打不着,我在想我刚提的新车RS3,为啥会这样。”……

近期有购车意向的X女士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不认同厂家的做法,合着我购置税都交了政府也不退税给我呀,只不过是这车等于又卖回给店里,变成二手车了吧。要是能100%退钱,就相当于30天内花购置税租了一个月,无理由退车也并不划算,这是买车还是买白菜?”

针对上述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系了新宝骏相关工作人员,但截止发稿前,仍未收到回复。

疫情之下,厂家想要提振消费,吸引消费者本是无可厚非,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新宝骏把在电商中广为应用的“X天无理由退货”应用到汽车领域,未免有点偷换概念,实操性不强,口号也流于表面,甚至有可能令消费者“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相关厂家与其在消费者面前抖机灵,倒不如解决现有车主遇到的质量问题来得实在。否则就是厂家“技穷”之后的赔本赚吆喝,或者自嗨自黑罢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懿)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三人目]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