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2年前湖州“灭门惨案”告破 一嫌犯化身作家
时隔22年,湖州史上最大的未破命案终于成功告破,两名嫌犯全部落网。
这22年来,浙江警方如何锲而不舍追凶?穷凶极恶的歹徒又是如何上演这一出“变形记”?
今天上午,省公安厅、湖州市公安局联合召开“1995.11.29” 特大抢劫杀人案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案情。
时间倒流:1995年11月29日凌晨,湖州市织里镇晟舍村一饭店旅馆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旅店老板一家三口及一名住客被凶手残忍杀害。
而22年后,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其中一名嫌犯在潜逃多年后,竟然自我“漂白”,成为当地知名作家;另一人则开办了企业。
今天,本端记者通过对专案组成员的采访,揭开这名“知名作家”的画皮。
杀害四人后,他们“人间蒸发”
22年前,互联网远未普及,很多事件的传播需要时间的累积。以至于现在以各种关键词检索,都找不到任何和这起特大抢劫杀人案的相关新闻报道。
但在参与办案民警的记忆里,当年这起恶性案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浙江警队,也在社会上引发不小的波澜。
1995年11月29日凌晨,织里镇晟舍村,响亮的警报声划破了这个冬夜里的平静。当地一家旅馆发生命案,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旅馆老板闵某生、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及旅客于某峰4人被杀害。
其中老板闵某生、旅客于某峰死于旅馆的203房间,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死于202房间。经法医鉴定,4名受害人均被钝器击打头部致死,作案手段十分残忍。案件被定性为抢劫杀人案。
案发后,湖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迅速抽调全市刑侦骨干参战,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专案侦破工作。省公安厅也派出刑侦专家协助湖州公安机关破案。
专案组成员经过地毯式的调查走访,对住宿旅店的旅客、旅店周边的居民以及织里镇周边该时段过往车辆的驾驶员等证人及可疑人员一一进行了详细询问。
根据走访调查等情况,警方发现11月28日和29日在该旅店住宿的两名男性旅客有重大作案嫌疑。
然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趁着夜色迅速逃离,仿佛“人间蒸发”。不过,警方在命案现场提取到了包括毛巾、指纹、鞋印等大量痕迹物证,并对犯罪嫌疑人进出轨迹、作案过程及案犯特征进行了准确刻画和现场重建。
这些认真细致的勘查、排摸、走访,为案件的最终破获埋下伏笔。
再度重启侦破,辗转10省份追凶
“1995.11.29”织里晟舍抢劫杀人案发生后,可能很多人的记忆里慢慢淡忘这起案件,但湖州警方对案件侦破工作从未放弃。
数次启动案件侦破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惜的是,限于当时侦破条件和科技手段,案件一直未获突破性进展。
今年,湖州市公安局再度重启该案侦破工作,成立了专案组,并下设重要线索查证组、物证搜集检验组、大数据后台支援组、重点地区调查组等专业小组,全力以赴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侦办期间,省公安厅对案件侦破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专案组先后赶赴江、浙、沪、皖等10余个省份搜集证据资料,入户调查600余户,走访排摸2000余人。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案件侦破中来,积极提供案件相关线索,寻找案件新的突破点。
经过湖州公安机关2个多月的侦查,今年8月10日晚案件获得重大突破,警方锁定一名犯罪嫌疑人,刘某彪(男,1964年出生,安徽南陵县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8月11日凌晨,专案组在安徽南陵将刘某彪抓获。
经突击审查,专案组获悉该案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汪某明(男,1953年出生,安徽省南陵县人)居住在上海。专案组又马不停蹄地赶赴上海将汪某明抓获。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对作案经过供认不讳。
潜逃多年,嫌犯竟“漂白”成作家和企业主
背负命案的嫌犯潜逃后,大都隐姓埋名或改头换面,低调处事企图逃避“法网”,然而颇为吊诡的是,这2名嫌犯却各自上演了一出“变形记”。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汪某明落网前在上海开办了一家企业,而犯罪嫌疑人刘某彪竟“投身”文坛,成为老家知名的作家。
记者查阅一篇刊发于2014年的报道发现,刘某彪曾在当地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还获得过一定“分量”的文学奖,当地甚至为他的作品举办过一场研讨会。
在他发表的作品里,其中一本书名为《水浒系列之:行者武松》。细想着实可笑,他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书中的恶虎。
这出匪夷所思的“变形记”究竟如何上演?相关案情尚在进一步侦破中,不过就这起案件而言,终于可以在时隔22年后尘埃落定,给了死者迟到的告慰。
凶犯落网既是对死者的告慰,也解开了参与办案民警多年的“心结”。
湖州已退休多年的警队领导毛正荣激动的发来短信说:当年此案影响很大,如今得以破获,沉冤昭雪,大快人心!作为一名老公安,甚感欣慰。为湖州公安点赞!
参与专案组办案的50多岁老民警宋荣根感触也很深,“22年前我参与了的案件侦办,这次又参加了专案组,案件的破获,对我来说是了却了作为一名警察沉积于心中多年的愿望。”
[编辑:乒乓]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