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享是个“筐” 但并非什么都能装
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经济百花开。在共享雨伞、睡眠舱等火过一轮之后,衣服、手包、珠宝这样的个人物品也被共享经济瞄上了,比如有共享珠宝平台宣称“高端珠宝不再遥不可及”、换戴轻奢品牌珠宝“零压力”,分分钟戳中爱美这一人类的天性。
不过,细看其“共享模式”:有的需缴纳数额不菲的押金,就能暂时拥有珠宝;有的可以将手头闲置的大牌珠宝寄给平台,以换取佩戴其他珠宝的资格。要么交钱,要么以物抵押,其实说白了不都还是租赁吗?古时就有租旗袍、租首饰的生意——这种古老的行业如今傍上了“共享”的概念,想往“风口”上凑一凑,再翻红一把。
当前,在共享经济的“大筐”里,东西越装越多。出行有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停车,手机没电了有共享充电宝,下雨了有共享雨伞,甚至冰箱、纸巾、书店、篮球……一夜之间好像所有的物品都可以拿来共享,而“共享”二字几乎成了灵丹妙药,各方资本、各种产品都想抱一抱大腿——一种经济现象火了,可喜可贺,但如果产生新问题,还是值得警惕。
先看“虚火”。据媒体报道,“共享旅游”在厦门悄然流行,手机下个单就可以找当地人陪玩,享受一系列服务——这不是和“网约导游”差不多吗?不久前,共享睡眠舱猛刷存在感,见多识广的网友表示,这不过是换了“马甲”的胶囊公寓;还有书店打出共享的旗号,但其押金借阅的玩法和租书并没有太大不同……去应用平台上看看,大大小小的共享类APP加起来有近百款,其中很多早已存在的生意不过是改头换面,新瓶装旧酒,换个包装蹭热度。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必然性。共享经济火热,各路人马及时“跟进”,以图分一杯羹,这无可厚非,甚至其探索精神值得嘉许。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也有一些商家热衷“包装”,痴迷于炒作概念,他们举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一哄而上,制造声势、圈占市场,有的为了获取融资“强行”共享,进而“赚一笔就跑”——他们助长了市场里的浮躁之风,模糊了共享经济的探索方向,稀释了其正面效应,值得警惕。
再看骗局。针对共享经济,有人为蹭热点竟不断秀下限,以共享之名,行不轨之实。“段位”低的如一些共享产品,用户使用竟被强制安装软件甚至窃取隐私,相当霸道!“段位”更高的,比如媒体曝光的“共享红酒”,商家打着共享的旗号揽客,宣称“既能免费喝红酒还能赚到钱”。其实呢?不过是吸引用户投资以集资理财,诱导用户层层发展“下线”从而获得奖励,其“模式”不仅是假共享,而且有犯罪之嫌。类似这样打擦边球、无节操的所谓“共享经济”,应予以规范或清理。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资源浪费。最开始,共享经济只是“陌生人之间闲置物品使用权的暂时转移”,其初衷是淡化所有权、侧重使用权,以此增加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但当前,很多“共享经济”只是实现了互联网化租赁,一旦管理不当、无序竞争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与共享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比如共享单车,今年3月,上海市交通委已约谈相关企业,要求暂停在中心城区投放;最近,海口、杭州等城市也要求暂停投放,因为局部共享单车已经过剩,甚至过度占用公共资源。据了解,杭州市城管部门为搬移乱投放、乱停放的单车已花费财政经费22万余元……
共享经济是热点,但也不能随便“蹭”;共享经济火热,更应该提防虚火。对于这块金字招牌,我们要避免其鱼龙混杂,更要打击“挂羊头卖狗肉”——如果“共享”被泛滥化、被玩“坏”,只会过度消费这一经济模式的声誉,其危害不可谓不大。
[编辑:乒乓]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