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风辨真:三月份网络热点谣言态势感知

进入三月份,网络谣言传播呈平稳趋势,个别谣言产生了一定影响,值得关注。

地震过后,网络“次生灾害”蔓延。三月份,四川都江堰市、内蒙古兴安盟、云南临沧市、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均发生不同级别地震,频繁的震情让一些网民恐慌,随后社交媒体中流传出“3月30日四川雅安发生4.6级地震、3月31日山东一地发生6.8级地震”等涉震谣言。缅甸发生的7.9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更有传言称“3月29日下午两点半地震将会升级到9.8级”,这一假消息在缅甸华人朋友圈刷屏,有人开始囤积物资,寻找避难所。

震情谣言为何比真相跑得快?地震发生后,公众对安全有迫切需求,任何“小道消息”哪怕毫无依据,都可能被迅速传播。大多网民未能深入学习专业地震知识,不了解“地震预报是至今未被攻克的全球科技难题”,目前现有的技术无法精准断定地震时间、地点与震级。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强地震是1960年智利9.5级地震,专家也在谣言传播后第一时间辟谣,9.8级地震从未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一张未经核实的文字图片,搭配“政府通知”等权威部门的幌子,为谣言披上看似可靠的外衣。传播过程中,别有用心的人为谋取流量对谣言进行二次加工,蓄意扰乱网络社会安定。谣言止于理性的判断。一些网民对正规地震预报发布途径、流程较为陌生,面对貌似有理的谣言轻易被误导。看到灾难类信息,应及时向权威部门信息发布渠道求证。天灾面前,谣言才是更应警惕的“余震”。

猎奇故事会引发无限的遐想。日前,海南十岁男孩独自海钓,漂流16小时最终获救的新闻多次登顶热搜。男孩漂流事迹爆火后,有人编造他离谱的童年经历,称其“3岁骑摩托车,4岁智斗人贩子,5岁火烧土地庙,6岁大闹北海幼儿园,7岁大闹南山小学,8岁被开除学籍,还曾自制炸药包炸学校、偷鱼”;有人透露男孩个人信息,深扒其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情况,意图表达孩子的童年缺少关注,针对家人的照看不周展开攻击;社交平台上更有来自天南海北的IP账号,冒充男孩家长开直播带货,试图从流量中分羹。男孩父亲回应“孩子是有点调皮,但网上说的这些都是谣言”。抖音平台也下场辟谣,删除了“火烧土地庙”等不实内容,封禁了一批蹭热度的仿冒账号。

颇具戏剧性的谣言淹没了真相背后的警示。网友脑洞大开,将漂流获救加工成猎奇的谈资,男孩似乎非要有一些惊天动地的过往,才能让这16个小时的冒险奇遇显得理所应当。这让广大网友忽略了重点:儿童水上安全意识的缺失。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为23.5万。在我国,溺水被称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小船、男孩、长时间的漂流和最终获救铸造了一段神奇的故事,漂流16小时还能安全获救的运气并非人人拥有。生命只有一次,男孩的漂流经历不该被美化为“魔童传奇”,应成为反思监护责任与安全教育的契机。不再用猎奇的目光围观悲剧,才能让下一个将要涉水的孩子远离危险。

“体重管理年”成三月份网络热词,营销号频繁出现“双人出游体重300斤以下,可享受当地景区门票减半优惠”等消息,已被各地文旅局辟谣。打着“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的旗号给瘦子的福利,事实上是导游与旅行社换了马甲的“低价游”。出行过程中,导游会通过增加购物环节、诱导消费、减少景点游览时间、降低住宿餐饮标准等方式,将旅游成本弥补回来。防范“低价游”不能只靠简单地辟谣。对于扰乱市场秩序、挤压正规旅游企业生存空间的行骗行为,各地相关部门应依据法律法规对涉事旅行社和导游进行处罚惩戒。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与对不合理“低价游”的辨识能力,为游客建立便捷的维权渠道,提高维权效率,震慑那些试图钻政策空子从事违规经营的单位或个人。

如何辨别自己在谣言面前是否拥有较高敏感度?请看标题——《辽宁第三医院昨天凌晨四名男女感染XK5病毒已死亡》,三月份该谣言重现网络,并附述“鱼、凉皮、冷面、草鱼都不能吃,大连已感染3057人”等细节信息。2023年,青岛网上辟谣平台对类似谣言三次辟谣,《xx地感染xx病毒xx人死亡》是一则被改头换面多次的老谣言,沉寂一段时间后又以熟悉的话术套路开始传播。此类老谣言将“A地发生XX事件”改为“B地”,利用本地化增强代入感。再将“去年、上个月”改成“近日、刚刚”,制造事件发生在眼前的紧迫感。最后附以庞大的感染人数,夸张的数据营造病毒大肆传播的恐惧氛围。经过反复辟谣,多数网民已经拥有识谣辨谣的能力,每一次理性的判断,都能削弱此类谣言的传播力。

回顾三月热点谣言,作为网民,能否在灾难性谣言面前保持理性的思考?能否在猎奇事件面前透过杂乱的表象关注本质?能否不上当不受骗不相信与政策相关的幼稚套路?能否在老谣言面前波澜不惊?答案或许就在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判断和每一次发声中。

信网评论员 王熠冉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4/10 17:22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熠冉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