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4月10日讯 4月10日下午,青岛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宋宗涛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近年来,青岛市残联立足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残疾人生活高品质提升的“双高”目标,秉承稳民心、润民心、宽民心、乐民心、聚民心的“五心”理念,深化打造“同心共情 大爱青岛”暖阳助残服务品牌,实施暖阳保障、暖阳康复、暖阳就业等“暖阳九大工程”,推行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改革,持续增强为残疾人服务能力;深化打造“琴屿浪花”文创就业品牌,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搭建法律助残服务体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全面营造平等融合共享发展环境,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多项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网谈中,有网友咨询残疾人免费停车管理系统搭建问题,宋宗涛解答,为减轻残疾人出行负担,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2018年市残联会同市公安局等多部门印发《关于残疾人驾驶机动车免收停车费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持证残疾人驾驶车辆在市内公共停车场停车,驶离前向停车场管理人员出示本人残疾人证、驾驶证,可减免4小时停车费。在无人值守停车场停放车辆,驾车驶离前建议提前电话联系停车场管理人员到场核实证件,实现免费停车。关于残疾人免费停车管理系统搭建问题,前期已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对接,并征求相关单位人员的意见,该项工作涉及管理部门多,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现状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较多。青岛市残联将继续积极协调,加快推进落实。
有网友询问“残疾人家庭的孩子上学(从小学到大学),有无政策上面的扶持和优惠”,宋宗涛表示,对具有本市户籍、持有残疾人证,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低保家庭中的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学生给予教育救助,根据受教育阶段不同,每年可获得6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救助;对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升入国家认可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接受正规国民教育的残疾学生以及参加全国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考试获得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可获得4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奖励。该项政策具体在区市残联落实,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与户籍所在地残联联系咨询。
今年青岛残联系统在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和计划呢?宋宗涛介绍,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全市残联系统主动作为,携手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医康教”融合康复服务新模式,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每年为300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救助服务。2024年,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和全省残疾儿童康教融合重点联系地区。今年,全市残联系统将以试点工作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实施“科技赋能 爱伴星程”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全力推进落实《青岛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深入实施2025年孤独症儿童关爱十大行动。从早期筛查诊断、个性化康复训练,到康教融合发展、家庭支持服务,再到就业帮扶指导、社会融合促进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多层次地关爱孤独症儿童,助力实现全面发展。
康教协同促进残疾儿童融合发展。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联合青岛晨星实验学校、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即墨祥泰医院等8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青岛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联合体。下一步将在全市选取30所幼儿园、中小学和康复机构作为康教融合重点单位,持续优化残疾儿童康复资源配置,探索构建“康复 教育”服务新体系。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提升康复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康复环境。
多元聚力构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新生态。通过与高校、专家学者合作,开展孤独症康复学术交流会等前沿康复技术应用培训和实践,提高康复人员的专业素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康复服务团队。此外,我们还将广泛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探索以科技赋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拓展更多“科技 ”应用场景,提升康复服务质效,奋力推动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再上新台阶。
针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宋宗涛称,残疾人可以到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所在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求职,根据您的技能和残疾类别推荐合适的工作;或者参加举办的招聘会求职。《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青残联字〔2019〕44号)文件对残疾人就业创业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安置就业特别困难残疾人岗位补贴、用人单位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奖励、用人单位安置就业困难残疾人稳岗补贴、残疾人一次性创业补贴和残疾人个体户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内容。(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