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会聚焦“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主题,在2024年3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曾审结一起消费者诉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张某在购买整盒“心愿指尖系列”盲盒后发现重复款式,要求退一赔三未果,最终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并退款,但驳回其欺诈索赔。此案的判决既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为盲盒行业敲响警钟。在“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的背景下,企业唯有以诚信为本,方能赢得消费者信任。
近日,信网(0532-80889431)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2023年8月,张某在泡泡玛特小红书旗舰店花费582元购买标注“整盒8个盲盒”的商品。收货后发现其中一款“只要你想念我”重复出现,实际仅7种款式。原告提供的客服聊天记录显示,商家承认商品不符承诺,但仅同意更换重复款或部分退款。张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要求退一赔三并索赔精神损失费2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客服在沟通中明确承诺“整盒不重复”,但实际交付商品存在重复,已构成违约。原告购买整盒盲盒的核心诉求是集齐不同款式,重复款导致其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故判决解除合同并退还货款582 元。但法院同时指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存在主观欺诈故意。商品外包装及详情页仅标注“8个常规款+1个隐藏款”,未明确排除重复可能,且被告在发现问题后积极提出换货方案。精神损失费诉求因缺乏法律依据被驳回。
此案并非盲盒行业首次引发争议。2022年3.15晚会曾点名泡泡玛特与肯德基联名推出的“DIMOO 盲盒套餐”,诱导消费者超量购买导致食品浪费。此后,其品控与售后问题仍屡遭投诉,有消费者称泡泡玛特存在断裂、掉漆等瑕疵,客服却以“无备品”为由拒绝换货,部分商品标注“隐藏款概率1:96”,但消费者整箱购买仍未抽中,商家以“概率基于全部生产量”规避责任。
面对舆论压力,泡泡玛特曾公开表示将“加大品控投入”“完善退换货流程”,但消费者反馈显示整改效果有限。本案中客服仍以“特殊商品性质”为由拒绝整盒退货。业内人士指出,盲盒经济依赖“稀缺性”刺激消费,商家或有意通过品控漏洞维持二手市场溢价。
针对此案,北京互联网法院指出,盲盒是一种具有一定随机性的商品,消费者在拆开盲盒前并不确定所购买到的究竟是款式范围内的哪一种,而这种随机性也组成了消费者购买盲盒的乐趣、原因的一部分。因此,商家在对盲盒进行宣传、介绍时,不仅要严格按照对外说明的概率进行投放、供应,确保随机性与宣称的概率相符,也应对整盒供应的商品是否保证款式不重复作出明显标识,避免部分消费者因语义理解的多样性产生误解。文/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