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住宅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的标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提高层高,意味着住宅品质的提升,是鼓励建设“好房子”的一种信号。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都有对“好房子”的需求。近年来,青岛陆续出台“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和评价标准,并开展样板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向着居民住房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目标迈进。2024年,青岛编制了《青岛市“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对住区和住宅建筑的功能、性能和运维管理提出总体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要求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之外,青岛还提出“好房子”的功能配置要符合本地气候特点、地域特色、生活习惯等。例如,在地下车库、大厅等区域设置除湿装备,此外还对住宅小区车位数量、尺寸,充换电设施建设提出要求。
有了“好房子”标准,青岛采用打造“样板间”的方式,推动全产业链条协作,推进“好房子”建设。在山东省开展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评选中,两批次共有111个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入选,青岛有14个项目位列其中,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青岛率先起步建设“好房子”,不仅仅体现在以高标准新建高品质商品住宅。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的保障性住房也要建设‘好房子’,承载着回迁居民新家梦的安置区项目同样要建设‘好房子’。目前,青岛正结合城市更新、加装电梯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有力推动老房子快速升级改造。另外,为了把保障性住房和回迁安置房建成“好房子”,青岛制定出台相关建设标准,要求容积率、层高、公摊、绿化、车位等主要指标的规定均不低于一般商品房标准,建设标准和商品房一样好。
住宅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的标准率先公布,打开了“好房子”的想象空间。层高与房屋的采光、通风、装修等息息相关,是直接影响居住体验感的重要参数,也是居民在买房时特别关注的一个点。提高住宅层高可以增强居住舒适度,更好满足高品质居住需要。可以说, “好房子”从“3米层高”开始,随着住宅项目规范出台,其他住宅相关标准也会进一步完善提升,“好房子”将越来越多。
当“好房子”需求成为社会广泛共识,住房消费潜力便被激发。通过推进建设优质保障性住房、加强高品质住宅的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可有效激发新的市场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
“好房子”不仅仅意味着住宅品质的提升,对城市的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随着新建住宅项目规范出台和存量住宅的升级改造,未来,青岛将打造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助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