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岛市地铁线网不断完善,公众出行方式转变,常规公交面临着客流量下降等问题,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以“减低效、降重复、强衔接、优服务”为导向,常态化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提升青岛公共交通系统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作为公共交通的关键“两翼”,公交与地铁各有所长,公交机动性强,走街串巷,可以满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需求;地铁线路更准时、顺畅,是市民中长距离出行的首选。公交地铁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共交通整体效能,便捷市民出行。近年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构建全市公共交通“地上地下一张网”,不断推动公交地铁在线网、站点、服务等层面的衔接融合,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2025年计划新开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0条,该项工作今年已被列入市办实事。
一季度,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计划分批次新开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条,通过新开“微循环”线路、调整部分线路走向等举措,重点解决曲水路、汇川路、涞水路附近公交线网盲区,市北CBD、海岸鑫园、联城海岸等区域地铁接驳换乘,劲松一路同安路至合肥路段双向公交线路覆盖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公交地铁衔接、促进两网融合。
“我们着力常态化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及公交地铁的两网融合工作,对于怎么样进行调整,主要还是通过‘加减乘除’的举措,整合既有公交资源,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城市交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就是增覆盖、补空白,对于一些新建成的居民小区和产业集聚区、新开通的地铁站点,增加公交线路、站点;“减”就是降重复、减低效,把公交和地铁强竞争的线路、重复多的线路、低效运营的公交线路做减法;“乘”是强接驳、微循环,通过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调整公交站点等举措,让公交和地铁更好衔接,充分发挥1+1>2的效果;“除”是除拥堵、保畅通,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消除城市拥堵,畅通市民出行。
在“加减乘除”四项举措中,实施压力最大的无疑是“减”这一项。“削竞减重”是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效率的重要举措,通过将长距离和重复性公交线路取消、截短、截弯取直、调整走向等方式,强化常规公交接驳功能,降低公交、地铁的竞争关系,最终实现两网间客流的“双向喂给”,吸引更多群众在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削减公交线路并不是直接取消现有公交线路那么简单,在优化调整过程中,我们会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出行需求、运营实际等情况,充分考虑被削减线路沿途是否有可替代的公交线路或地铁线路等情况,确保不会因为线路削减而出现新的公交服务盲区,降低公交服务水平。随着公交线网的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效能将不断提升,市民出行也会更顺畅、更便捷。”市运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始终把“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交通服务”作为目标,以《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指引,常态化开展公交线路、站点的优化调整工作,进一步推进公交地铁两网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乘客公共交通出行满意度和幸福感。文/江颖 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