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免费试用”成为法宝 被自愿式下载充值当休矣

近日,信网报道了某学校初三年级一位英语教师以学校名义向学生推广一款名为“讯飞E听说”的听力App一事。该教师称,推广此软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推进英语人机对话考试的考务工作,应用自愿下载充值,但却将假期作业布置于该应用之上,引发家长强烈不满。(详见 中学英语老师推广收费学习软件?教育局:严禁此类行为

“讯飞E听说”是一款中学英语听说读写全学科备考App,宣称具有智能作业平台、个性化学情图谱等功能。面上类似于这种的学习软件还有不少,这些学习软件多采用类似的推广模式,一开始提供一定期限的免费试用期,随后便需付费使用。

老师声称学生自愿下载充值,但是将假期作业布置在该应用之上显得极其不合理,通过布置与收费软件相关的作业,老师实际上是变相地推广了某些商业服务,家长和学生们“被自愿了”。

早在2019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推荐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学生应该在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成长,收费软件的使用可能让他们面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可能让学生和家长产生误解,认为只有使用这些收费软件才能取得好成绩,加剧教育焦虑。老师在课堂上过度依赖这些软件,会忽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学校应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办事,坚守教育普惠性原则,确保所有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与公平性。若对确有需要的收费资源,可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助+学校统筹"的多渠道保障模式,或者定期公示教学软件使用清单及费用构成,设立专项监督电话和线上反馈平台等。

近年来,青岛多地已开始通过技术优化教学。例如,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基于“DeepSeek”自主开发了小学信息科技专属智能体学习平台“小信DeepSeek”,这是一款智能体教学系统,学生可以使用平台中的“资料助手”实时进行资料检索,形成对问题的整体性理解等。其中多元化的功能有助于培养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还解决了因用第三方软件付费带来的一些难题。

此外,青岛崂山区依托“课堂教学云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私人习题库”,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且在不改变学校原有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改变教师原有教学习惯、不改变学生纸质答题习惯、不使用pad等智能设备前提下,让教育信息化无感化融入,还能帮助教师精确矫正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效。

免费试用不应成为“教学法宝”,学校老师家长需共同努力。只有在遵循教育公平与尊重学生家长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实现教育的良性长远发展。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2/20 13:53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陆云琦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