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贺岁档影片都会成为观众争相观看的焦点,影院热闹非凡。随着贺岁片热度不断攀升,电影资源的网络诈骗也呈病毒式蔓延。从“超低价观影”到“独家高清资源”,不法分子利用观众对文化消费的迫切需求,将盗版产业链与新型网络诈骗深度结合,我们在享受春节档盛宴的同时,更应警惕这些不法行为的蔓延,支持正版影片,谨防上当受骗。
目前电影诈骗形式也是呈现五花八门的态势,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譬如,诈骗者以“1元购全片”“春节档合集5元”为噱头,在社交平台、二手交易网站散布虚假链接。用户支付小额费用后,或遭遇二次收费陷阱,或下载携带木马的“资源包”,导致个人信息被盗。据相关数据可知,2024年《热辣滚烫》上映期间,某平台单日拦截此类诈骗信息超12万条。
还有犯罪团伙伪造院线认证标识,通过伪基站发送“正版观影验证码”,诱导用户登录仿冒票务平台。更有甚者开发“AI换脸”程序,将“枪版”影片伪装成高清资源,实则嵌套付费。也有情感绑架传播的案例,在家庭群、同乡群中传播“春节必看片单”压缩包,利用熟人社交降低防备。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此类文件常捆绑色情直播App,通过用户裂变传播实现流量变现…...
1月17日,国家版权局发布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院线电影)。国家版权局同时强调,各地版权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应当对本地区主要网络服务商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大版权监测监管力度。对于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非法传播版权保护预警重点作品的,应当依法从严从快予以查处。
对于种种乱象,相关律师认为,这种中间倒卖以及群主分享的行为均构成侵权。首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电影作品是受法律保护的“原创作品”。未经片方许可,擅自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保卫电影行业需大家一同努力。平台应该肩负起责任,例如可建立“贺岁片关键词动态屏蔽库”,电商平台需将“电影资源”纳入违禁词监控。电影制作方推广采用数字水印、AI监测系统实时追踪盗版资源。据版权监测机构数据显示,《哪吒2》上映首日即拦截侵权链接千余条,可精准定位盗版源头。但技术围剿之外,更需构建观众与行业的“情感共同体”。
盗版电影的存在不仅危害了电影制片人的利益,也给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春节档这个黄金档期,观众在享受观影娱乐的同时,更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影观念,“几块钱”带来的病毒诈骗更不容忽视,支持正版影片,以实际行动保护自己和电影产业。让电影产业在春节档和未来的岁月里,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