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假期,有份小众职业走进大众视野。有人除夕当日从早忙到晚,有人假期八天行程满满,有人靠这份工作赚了近万元。在宠物成为家庭一员的今天,留守毛孩子催生了上门喂养这一新兴职业。看似一份两全其美的差事,实则存在一些风险。不止上门喂养,上门代厨、按摩、美甲、收纳等背后有一些发展的烦恼。
喂养者上门照料宠物,出发点是让铲屎官安心出行。随着城市养宠人士增多,有关宠物安置照料的话题受到关注,特别是春节期间,宠物们何去何从成为主人面临的难题。一些铲屎官不放心将爱宠交于宠物运输公司,一些铲屎官担心送出寄养宠物会不适应激,上门喂养缓解了这份担忧。
上门喂养,于双方而言都有风险。宠物主人家中贵重物品丢失向谁索赔,宠物应激跑丢如何负责,喂养者携带病毒致宠物染病怎样划分责任。就上门喂养者来说,独自到陌生人家中如何保证个人安全,被宠物抓伤咬伤哪一方担责,宠物破坏家中物品却被主人要求索赔如何辩驳……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发现,上述问题在上门过程中普遍发生。目前,大多上门喂养者通过闲鱼、小红书等App发帖,与宠物主人直接线上对接,除个别养宠平台提供中介服务,上门喂养多为自行交易,发生纠纷难以划分责任。
因此,上门喂养过程中,铲屎官与喂养者都需多一份警惕。宠物主人要提升安全意识,家中监控常开,观察宠物状态同时,记录并保留好上门喂养过程的视频画面。喂养者选择方面,尽量找信任的人,多与之沟通交流,以此确认其是否有养宠经验,避免出现宠物照料不周的情况。上门喂养者要注意自身安全,首次上门尽量找人陪同,喂养过程做好防护,防止被抓伤咬伤,也避免将外界病毒带给小宠,通过视频电话、拍摄短视频的方式,与宠物主人保持联络,不随意触碰或使用私人财物,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上门喂养的风险,是上门经济风险的缩影。“上门”为消费者省去前往实体店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通过提前预约,基本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有益处也有隐忧,不同行业的上门经济缺乏监管与约束,上门过程中难免存在服务质量差、体验感不佳等问题。譬如,上门的保洁阿姨与签订合同中的阿姨不是同一人,上门收纳师整理的房间未达标准,上门疏通管道的师傅事后多收费等,这都是网友分享过的真实经历。此前,有男子被上门按摩技师诱导“加钟”的事情曾在网络引发热议,这些问题都非常现实,必须被正视。
上门经济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服务企业的约束与个人自律对行业的良性发展尤为重要。上门经济服务模式分两种,一是个体型,上门喂养大多属于此类,个人发帖,点对点对接,兼职为主。另一种是机构型,由企业或团队提供服务,如上门美甲、保洁,全职为主,这要求上门人员具备技术能力,企业为服务全过程提供保障。通过企查查搜索发现,现有十七万余家公司与“上门服务”相关联,如何将上门服务的隐患降到最低,个体的自律与企业的约束需走在前。个体上门前,与消费者充分沟通,获取信任,上门过程及时联络,形成长久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或机构上门前,与消费者签订合约,保证上门服务人员的技术质量,关注上门人员的人身安全。
随着上门经济服务种类越多,需求越大,如何平衡便捷与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成为重要的课题。提供服务人员与消费者都应将安全放于首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保持警惕,顺利完成每一单合作,让上门经济在健康、可靠的环境中发展成长。
信网评论员 王熠冉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