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刘笑蕾 单位职务:青岛笑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联名提案人:刘永梅 单位职务:青岛银行总行机构管理部经理
联名提案人:刘瑞金 单位职务:青岛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工作办公室主任
一、存在问题
中小学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承受着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各方面的压力;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想观念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存在问题中国儿童中心曾发布一份题为《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的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追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中存在焦虑、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学业和竞争压力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来源;社交压力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建议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以劳健心,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磨炼学生意志品质。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
建立健全学校领导挂帅,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教职工全员共同参与,专业机构或人员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层、系统的开展好对上述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3.优化心理课程和活动
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置心理课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年龄和学段,坚持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相结合,通过游戏、体验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学生喜欢的心理课和心理活动。
4.加强心理人才队伍建设
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研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制度相互衔接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
5.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中,要突出加强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品质和言行影响孩子。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