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以案说法:载同事上下班出了车祸 保险公司拒赔怎么办

搭载同事上下班,降低通勤成本,性价比极高,受到越来越多“打工人”青睐,但是,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却可能会被拒保?一起来看看莱西法院是怎么判的。

吕某某与孙某某等六人系同事关系,由吕某某驾驶自有车辆在出勤期间、通勤行程内固定接送上述几人上下班,公司按照出勤天数向其支付补贴,搭乘人员不再支付费用。2024年2月20日,吕某某等人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孙某某死亡、其余五人受伤,交警认定吕某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案涉车辆投保了驾乘人员团体意外伤害险,孙某某的家人遂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60万元。保险公司辩称,吕某某接送同事上下班且从公司领取补贴的行为,已使事故车辆由家庭自用性质改变为营运性质,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吕某某从未告知,因此不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莱西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吕某某在通勤行程内接送固定同事上下班,从公司领取补贴的行为是否改变了车辆的使用性质,是否显著增加了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

营运车辆与家庭自用车辆的区别在于,服务对象是否特定以及驾驶人是否以收取费用为目的。本案中,一方面,搭乘吕某某所驾车辆人员均为其同事,人员构成固定;另一方面,吕某某的主要收入系公司支付的劳动报酬,从其使用被保险车辆的习惯看,使用时间、频率、路线、搭乘的乘客数量与其上下班时间、通勤行程均可以对应。由此可见,吕某某在公司支付相应补贴情形下,使用车辆的目的在于分摊通勤成本,而非获取营运利润。因此,车辆的使用性质并未改变。此外,吕某某驾驶车辆行驶范围在合理范围内,并未进行营运服务,客观上,车辆使用频率和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并未增加,不能对其苛以通知义务。

综上,莱西法院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当用私家车接送同事上下班时,搭乘人员和驾驶路线相对固定,驾驶风险没有明显增加,实质上并未改变车辆的使用性质。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并未显著增加,被保险人也就没有通知保险公司的义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保险公司应当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付。

搭载同事上下班,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污染排放。在此,法官诚挚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与法律法规,秉持谨慎驾驶的原则,共同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每一次同行都能平安无忧。文/孙天宇 谢潘婷 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12/13 16:26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孙天宇 谢潘婷 赵彦阅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