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月29日讯(记者 赵彦阅)文化场馆不仅仅是外在的、供以观瞻的景观,更是经过时间的历练、文化内涵的积淀以及良好口碑逐步形成的高雅圣地。但目前部分民营文化场馆空间闲置、运行资金匮乏、缺乏与官方场馆同等的宣传推介力度等现实困境,造成了大量的民间文旅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为此,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宝龙美术博物馆馆长刘建栋为加大民营公共场馆扶持力度,促进青岛文化艺术市场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衡量一个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仅要拥有‘文化四馆’,还取决于它们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以及公众获取服务的便利程度。”刘建栋认为,要想拉近公共文化艺术场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提升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度,首先就需要对全市的文化场馆进行科学的梳理。他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对全市的文化场所,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门类进行统计梳理,对包含公立和民营的全市文化场所进行网格化配置,满足广大市民免费开放、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维护公民文化权利、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使之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生活方式。
刘建栋调研发现,以民营博物馆为例,青岛市近年来共有2家获评国家二级馆、3家获评国家三级馆的称号,获评数量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城市。为此,他建议青岛参照其他城市的做法,重视民营文化场馆的健康发展,出台并落地实施相关奖励政策,给与这些获得国家级称号的公共文化场馆一定的奖励。
除此之外,在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上,刘建栋建议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专业能力,“他们在本领域更具有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协调管理能力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他们具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丰富的实战经验,了解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使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执行更具准确性和可行性。”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