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历史文化城区留不住人? 政协委员建言点亮“夜经济”

关于发展历史文化城区夜间旅游经济的提案

提案人:孙皓宁

近年来,夜经济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也成为一些城市亮丽的旅游名片。夜经济,是一种新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随着旅游消费的日益多元和旅游供给的提质挖潜,加上全国各地频频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夜间旅游越来越热,成为众多城市新的旅游资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青岛是一个季节性比较强的旅游城市,每年春末到秋初(5到10月份)是青岛旅游业的黄金时间,而夏日的夜晚更是青岛最迷人的时光。但一直以来,我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深度不厚、游客“一日游”的问题为业界所诟,纵观我市的文旅产业,包括新近市南市北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也存在人气旺但商气不旺的问题。风景虽美但却留不住人,走马观花式的一日游,游客不愿意多留一晚,这种状况和文旅产业深度不厚、夜经济发展不够有很大关系。

市南市北历史文化街区是岛城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金字招牌”,也是全市重点打造的旅游特色板块。但从夜经济发展角度而言,目前在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业态模式、基础配套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制约了夜间旅游消费的升级。为此,建议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夜经济入手,以延文脉、彰特色、聚人气为核心,着力打造亮丽的青岛文旅品牌,进而辐射带动全市夜间经济、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建议:

一、要注重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发展夜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政策环境和系统规划、统筹推进,重点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刺激夜经济需求,研究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在税费补贴、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衔接与保障;二是增加夜经济供给,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引导文旅企业、创意文化项目集聚,丰富夜间旅游产品,避免简单地将“日间旅游”延伸和复制到夜间;三是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文旅产业集群化和空间集聚化发展,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二、要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相对完善,是发展夜经济的前提条件。交通是否便利、饮食是否安全、设施是否完善、环境是否整洁等基础配套,是游客选择夜间旅游更加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因此,发展夜间旅游,政府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停车服务、休闲住宿、环卫公厕等配套服务,解决游客夜间旅游“无后顾之忧”,这样才能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的游客去参观游玩。

三、要合力培育发展夜间特色旅游项目。夜经济作为旅游市场新的亮点,也是代表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在发展中切忌生搬硬套,盲目借鉴和模仿其他城市、景区商业模式,要注重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现代文旅创意创作更多地融入到夜间旅游发展中,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彰显地方旅游特色。要以品牌建设为目标,不仅关注亮化工程和灯光氛围营造,还要充分利用街区已有资源、空间条件,聚焦“海味”“青啤”,凸显“串里串院”特色做文章,用足美食、美酒、大海、老街、时尚等元素,加入沉浸式表演和休闲娱乐的互动,突出新颖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围绕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系列旅游产品开发,挖掘和发展符合街区气质定位、凸显街区格调品性的夜间旅游产品,带给游客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和兴趣,从而获得长久发展。

人间烟火事,最抚凡人心。发展夜经济可复苏人间烟火气,唤醒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最初记忆。烟火气就是生活气,就是人气和财气,就是信心与士气。当前,我们正围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而贴近百姓需求,大力发展夜经济,就是抢抓窗口期,创造发展时间增量,更快更多地将疫情防控成果变现为发展成果、民生成果。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1/13 13:29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顾青青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