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业优势特色企业培育的提案
提案人:青岛市政协民建界
在国家振兴种业的强力政策支持下,我市涌现出一批优势特色种业企业:青岛胶研种苗有限公司、青岛华实种苗有限公司分别入选国家农作物破难题阵型企业和补短板阵型企业。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袁策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清原农冠作物科学有限公司3家公司以独特的产品优势在国内形成了较高的影响力。然而,上述5家公司的2021年的销售收入只有3.389亿元,尚不足隆平种业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5.03亿元)的十分之一。我市在优势特色企业的培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单一企业体量太小
目前我市九成以上种业企业为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只有3家,且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即便是入选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的青岛胶研种苗有限公司和青岛华实种苗有限公司,其2021年的销售收入也仅为4344.99万元和9000多万元,单一企业体量太小远未形成大市场、大企业、大产业的发展模式。
(二)高端育种能力不足
我市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育种阶段。除青岛清原种子科学有限公司能够利用分子技术进行育种之外,其他企业均未建立设备完善、运行有效的分子育种实验室,根本不具备实际意义的高端育种研发能力。
(三)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短缺
资金实力不足即难以支撑育种关键技术创新。由于我市种企普遍规模偏小、盈利能力有限,因此单纯靠种企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速度太慢,跟不上国内外种业竞争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企业对高端育种人才缺乏吸引力,高端人才短缺在所难免。
(四)配套用地受限问题突出
现代种业企业对土地的需求面积大、种类多。不仅需要大量的种子繁育基地,还需配套建设办公场所、室内试验与检测中心、加工与仓贮中心等,但目前土地政策在农业设施用地和建设用地方面难以满足育种企业发展需求,办公、室内试验检测、加工与仓贮等设施用地不足,繁育基地也不够用,种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五)政府扶持力度薄弱
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对种业的支持多数集中在大田作物类别,而蔬菜种业方面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弱或扶持政策门槛较高,而我市种业恰恰是以蔬菜种业为主,因而很难争取到上级支持。过去几年我市对于种业支持的力度十分有限,平均每年财政扶持资金不足千万元。与我市毗邻的寿光市,虽然主要也是以蔬菜种业为主,但早在2012年就出台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每年拿出2亿元支持种子种苗产业发展。
二、建议
种子企业是现代种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种业企业培育方面,相关部门要抓住农作物种业优势特色企业这个关键少数,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为此,建议:
(一)扶优扶强优势特色企业
全面梳理优势特色企业,分类拉出重点企业名单,强化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是设立现代种业基金,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组建种业集团;二是鼓励重点企业实施纵向或横向兼并收购,加快企业规模扩张把企业做大;三是设立“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并优先扶持列入重点企业名单的企业,力争通过3-5年培育扶持1-2家种子企业上市,培育大型龙头企业。
(二)着力加强高端育种能力培养
一是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连续5年实行高强度资金支持。鼓励高等院校或研发机构和列入重点企业名单的企业强强联合,甚至可以是多个高等院校或研发机构以投标式方式争取和企业联合申报研发项目,弥补企业高端育种能力的不足。二是将生物技术育种作为未来种业发展的重要支持方向,围绕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开展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扶持作物领域内的转基因、基因编辑研发生物技术攻关项目,推动生物育种领域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三)出台专项政策吸引种业人才来青落户
积极实施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出台“种业人才”引进专项政策。对标《深圳市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措施》《广州市南沙区促进广州种业小镇发展扶持办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引进人才奖励办法》等,根据人才学历、研究水平、工作年限等因素制定全面的支持奖励政策,打造我市种业“人才高地”。同时支持种业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技术中心等平台,招揽海内外育种行业高水平科研人才,为产业的融合发展和人才的科技创新提供平台,为种业发展集聚原始创新力。
(四)在土地供应上注意向优势特色种企倾斜
相关部门要充分调研了解育种企业用地需求,制定针对育种企业的供地制度,将重点种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在建设用地、设施用地等保障上予以倾斜。建议每年给种子企业规划出100亩以上“工业用地”,为育种企业提供专项土地指标,支持企业新建、扩建育种研发中心,加快新品种创新、上市。
(五)大力提高政府支持力度
抓住国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有利时机,促进现有好的政策措施及时落地,营造种业发展良好环境;通过加强与上级农业农村部门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种业项目资金支持;强化政府对种业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的力度与稳定性,同时将种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强金融机构对种业发展的信贷投入。
附件二:
关于加大种业企业支持力度推进青岛种业振兴的提案
提案人:张国栋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国家和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支持优势种业企业进行育种创新。《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省种业创新能力。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青岛市发起种业振兴攻势,全面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青岛市以青岛国际种都建设为重点,打造现代种业发展新高地,紧紧围绕农作物和畜禽、微生物种业创新发展,构建“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多点突破、全域协同”的种业发展总体布局。编制《青岛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发布了《青岛市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出台了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对种业发展做出详细部署。多管齐下,全面推动全市种业高质量发展。
以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代表的现代种业企业,在新品种研发、示范推广、产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良好成效。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库,储备数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研发不断突破,耐盐级别不断提升,耐盐标准从3‰盐度条件提升到8‰;在农业部委托下,牵头组建了国家耐盐碱水稻品种区试协作组,到2021年底,8个耐盐碱水稻品种通过国审;耐盐碱水稻在全国不同类型盐碱地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
青岛市种业振兴已经形成良好的基础,但也该看到,青岛市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生物育种重点聚焦蔬菜、花卉、苗木,对粮食关注度和资源倾斜度偏弱;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品种研发投入较高、新品种上市前企业垫资金额大,市场拓展能力不足等。为弥补以上不足,特提出以下建议。
二、发展建议
基于青岛市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议从优质耐逆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青岛南繁基地建设及培育现代种业上市企业等方面聚焦发力,助力青岛种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建议建设优质耐逆作物种质资源库,健全青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山东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到2035年,特色优异资源的创新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设并完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区、圃、基地)300个,实现资源保存总量15万份。
目前青岛在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领域力量相对薄弱,建议建设市级的优质耐逆作物种质资源库,以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已有的水稻种质资源库为基础,进行升级改建,扩大种质资源范围,优化基础技术配套,提升保护能力。同时纳入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范畴,进行统一管理,给予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
(二)建议建设青岛南繁基地,夯实青岛种业发展基础
南繁基地位于海南三亚,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和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全国29个省区市、700多家单位及种业上市公司均在此设置有基地。建议在南繁基地设立青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服务青岛种业科研。一方面,为青岛种业企业提供科研育种的基础条件,帮助缩短育种周期,提升新品种研发速度;另一方面,帮助青岛种业企业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和人力资源,从而带动青岛种业的快速发展。
(三)建议链接金融力量,帮助本土企业扩大种业市场
新品种从投入研发到通过审定推向市场至少需要5-8年的时间,因此品种研发科研难度大、资金投入大、利润回收期长一直是企业所面临的痛点。而且获得审定的品种在投入市场和进行市场扩张的过程中,企业仍要大量垫资进行品种的布点示范、繁种、预售等。如此大量前置资金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压力巨大,因此资金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市场扩张的速度和进度。建议各级政府继续链接金融,鼓励各类金融投入种业,发展种业供应链金融、完善种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围绕有潜力的龙头种业企业进行布局,配置资金链,支持以龙头种业企业为核心建立种业全产业链,推动龙头企业迅速扩大市场。采取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积极融入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种业发展,推动种业由分散型发展转向集约化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培育有潜力的现代种业企业上市,推动青岛种业迎来高质量爆发阶段,打赢国产种业翻身仗。
希望青岛市高瞻远瞩,结合目前耐盐碱水稻在全国取得的影响力和优势,添薪加柴,全面提升全市主粮作物育种水平和影响力,打响青岛种子品牌,贡献青岛力量。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