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中提到,将健全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打通谣言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挤压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生存空间,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谣言治理已是老生常谈,治理工作迈入新阶段需要新担当和新作为。除了要着力解决旧谣言反复传播、新谣言层出不穷的问题,更要健全完善辟谣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力量,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扩大权威信息的覆盖面和触达率,让群众对真相触手可及,谣言才没有存活的缝隙和底气。
谣言“自带魔性”,新谣老谣齐泛滥成为公众深恶痛绝的网络灾害。“水果无籽因喷洒了避孕药”、“今晚务必关手机,防止高辐射宇宙射线伤身体”、“食物相克”等谣言甚至“存活”了十年之久,旧谣言斩而不断,折射公众获取辟谣信息的途径仍存“死角”;谣言紧跟各类热点事件,易出现新发谣言,以疫情谣言举例,“青岛封城”、“青岛恢复2020年初‘战时状态’”等内容扰乱人心,此类谣言就像“狼来了”的故事,迷惑性和欺骗性却不减,多次造成了“内卷”化恐慌;将无关内容与本地强行关联,青岛同样多次中招,如“‘黄导’非黄岛”的乌龙事件、“外地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声称是青岛规定”等,移花接木制造谣言,是别有用心者为获得流量热度最常用的抹黑手段。
如何主动出击,让真相跑赢谣言呢?在事件真相还未水落石出之前,正是各类网络谣言泛滥之时,相关部门要重点做好网络舆情监测与预防工作,对痛点一一把脉,压紧压实各个环节的义务和责任,让真相随处可见,构筑信息“高地”,严防网络谣言病毒衍生“次生危害”。
还原真相,不能依靠单打独斗,要在统筹全局中把握谣言治理的重点,击中要害。此次开启的“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任务中强调,组织网站平台认定谣言后及时打上标签;全面推送呈现权威信息;社交群组加强提醒警示;完善算法推荐,精准推送相关辟谣信息;加强部门联动及时澄清事实。
完善辟谣机制,需打破群众接收猎奇信息的惯性思维,要直面社会群体的诉求,围绕群众的社交生活堆砌真相的堡垒,求知的渠道转移到他们触手可及的领域,不让网络谣言有可乘之机,提升辟谣效果至最大化。溯源加快速度,辟谣加密次数,才有机会跑赢谣言脚步。
信网评论员 秦璐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