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是一种城市文化,更是一种灵魂。一座城市的马路如果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也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虽然部分城市的夜经济发展因为疫情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城市夜经济的发展势头并未减弱,等到疫情缓解,主要城市的夜经济产业规模增长还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2022年1月20日,2021年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榜单在北京揭晓,重庆、长沙、青岛、成都、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天津上榜。与此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城阳区也进入2021年夜经济影响力20强区县榜单。
近年来,“夜经济”成为各地拉动消费的主要发力点,但是在这背后,也隐藏着“南强北弱”的不平衡发展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北方,另一方面北方城市明显的季节变化制约了“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制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地处于北方的青岛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每年的冬季,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原先开在海边的酒吧只能选择暂时歇业,度过寒冷的冬天;连台东作为青岛唯一一个120年从未间断的商业街区,也遭遇“冷清”。因此,想要找到破题的方法,打破夜经济发展“南强北弱”的魔咒,青岛必须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夜经济要发展首先要从转变人的消费习惯开始,让一年四季都有消费常态。夜经济不能只在吃吃喝喝上下功夫,其涵盖的范围应该是多元的。在青岛,夜间书店、图书馆、体育健身场所以及供上班族充电的培训场所等,可以延长晚间开放时间,让白天没时间的人们晚上来“充电”。青岛21条酒吧街,一街一模式,夏季的火热也可以延续至冬季。livehouse是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也是消费最多的场所。青岛的酒吧也可以学习北京、成都、长沙等地,打造成具有特色的livehouse场所,多举办一些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
“一到冬天就不愿意动弹。”事实上有些人并不是不愿意出门,而是因为相关夜经济配套服务还远远不足。因此,即使是在旅游淡季,也应考虑到本地人夜间消费以及出行需求。在冬季,青岛的大型商超可以调整营业时间,商圈以及台东等小吃街周围的公共交通的运行时间也可以适当延时。尤其是1号线全线贯通,来往青黄两地的市民更加频繁,商超营业时间以及交通运行时间更应灵活调整,方便市民下班或是周末节假日进行消费。
夜间消费人、车流量都比较大,能否保证充足的停车位?夜间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如何避免光污染、噪音扰民?发展“夜经济”,同样也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一些城市的成功案例也值得青岛去借鉴学习:上海在2019年就鼓励各区建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并且试点在部分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班公交线路;北京市政府提出,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相信青岛也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夜生活方式,为北方城市夜经济的繁荣提供一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
[来源:信网 编辑:光影]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