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却还是逃不过被“照骗”套路的命运。10月17日,小红书作出道歉,表示部分用户在分享过程中存在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同时产品机制设置也有问题。其中,一组“青岛海边天空阶梯”的笔记内容还被官方列为反面教材实例。虽然近年来或多或少都有被平台上的内容“坑”过的经历,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那些擅用图片处理技巧赚得流量的博主,才是最应该道歉收敛的一环。
所以,会拍照修图美商还在线,真的是博主的错吗?
冷静思考一下,不难理解这波冲突的根源所在。一方是渴望享受旅途、不虚此行、不想随波逐流的普通游客,另一方是来就地取材、拍完就走、熬夜修片的专职博主,两个群体之间很难感同身受彼此面对同一副场景时的心态和角度,就像“情怀”与“利益”,怎么可能共情。
现实是,拍照很难不修图。精修图片某种程度上也在传递着修饰时光的意义,没有什么不对。不过,任何事物被展示出来的底色,都应该是肉眼可见的真相,偏离了太多,注定的结局就是“翻车”。相较于商业挂钩下的无脑吹捧,不少博主已经把选择权交给了消费者,可知全貌的对比图片和必要的提醒内容均有在笔记中点明。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修完连“亲妈都不认”却非说是实景的荒诞,而不是需要滤镜加持的修图本身。
摄影可以拥有捏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对滤镜的接受度尽不相同,却往往忽略了构图才是“美”与“丑”的分界线。有时候,大众拍不出博主同款的跳脚,甚至更甚于对场地的失望。用户既然是被图片吸引点击进来,不妨有形中学习一波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拍摄技巧和变废为宝的图片处理能力,无形中借鉴一波审美思路提升美商水平。这就是“技术流”博主存在于平台的意义,因为从他们的内容上可以高效便捷的实现某一领域的知识兑换。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场地和照片、“不会再来第二次”的评语……这些就是“不毛之地”本该有的结局,换言之,鲜少普通人有终于挖到宝了的时间和运气。你不曾关注到的角落往往是博主解锁流量密码的“工具”,但以一次次消费粉丝和用户的耐心为代价,就只剩“大厦倾颓”的结局。随着用户对社交分享平台的深度依赖,粗制滥造的网红场地搭建如雨后春笋,一段时间的众星捧月过后紧接着就是猝不及防的声名狼藉,如此循环往复,消磨着大众对平台的信任,让“网红效应”已然变成了难以撕掉的负面标签。
值得注意的事,小红书也表示将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避免经过美化的照片被误读为景点指南。可以预见,“拔草”类内容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或继续裹挟着利益相关体见缝插针。
做一个擅于辩证分析的使用者,让流量“子弹”飞一会再参与;做一个爱惜羽毛的发布者,唯利是图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做一个不纵容的管理者,平台治理任重道远。
信网评论员 秦璐
[来源:信网 编辑:白杨]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