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6月7日讯 上午九点,2018年夏季高考在万众关注中拉开序幕。每一位走进考场的考生,背后都有老师和家长的关注,有来自亲人的默默祝福。7日一早,信网也随着参加高考的学生来到考点门口,看着送考的老师特意换上一身红衣服,跟每一位考生击掌、拥抱;看到陪考的家长为考生做好所有的后勤工作,就连祖辈的老人都把午饭送到了考点门口;看到富有爱心的志愿者等候在考点外,随时准备着为需要帮助的考生提供服务。
衣:送考老师穿红衣 跟32名学生拥抱加油
早上八点,距离第一场语文考试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青岛二中分校考点,“祝一中学子金榜题名”的横幅早已举了起来,送考老师都穿着红色的衣服,希望自己的学生一切顺利。
看见学生就远远地招手,走到近处再拉住受叮嘱一番,给学生一个紧紧的拥抱……每一个走进考场的考生都接收到了来自送考老师的问候和祝福。在送考老师的队伍里,有一位穿着红色T恤、身材高大的老师特别显眼,他总是高高地举起双手,好让自己的学生一眼就能看到自己;他会拉住每一位走进考场的学生,跟他们击掌加油,拍一次手不够,还要再拍一次。他叫吴正超,是青岛一中高三十班的班主任,早上七点刚过就来到了考点外,而比他更早的老师六点半就已经到达学校门口了。
“我就是怕学生会紧张,跟他们抱一抱、拍拍手能缓解他们考试的压力,他们真的已经很棒了。”来青岛任教四年,这是吴老师第一次送考,他的班里一共有32名学生在青岛二中分校参加考试,而他要在考试前跟每一名学生拥抱加油,期待着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食:早上六点给外孙包饺子 倒一趟车送到考场外
中午十一点,距离上午的语文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华夏职业学校考点外的家长又多了起来。在学校大门的正对面,一位老人拿着小板凳坐在树荫下,身旁放着一个墨绿色的布袋。老人姓杨,今年已经76岁了,他在等的是今年参加高考的外孙。
“菜是昨天就买好的,今天早上我六点多就起来了,包了孩子最喜欢的韭菜肉饺子,煮好了就赶紧坐车送过来,就怕路上耽误了。”老人住在延安三路,从家里到考点还要倒一趟车,为了弄清楚考点的具体位置,老人像参加考试的考生一样提前一点来“踩点”,“都准备好了我心里才踏实。”
老人告诉信网,女儿帮外孙在考点附近订了酒店,也已经炒好了外孙爱吃的菜,但自己还是不放心,一定要过来送饺子,“家里人也劝,但劝不住啊。我在家里也担心,还不如过来看看。”其实,老人跑这一趟的目的也不仅仅是送饭,也想来看看好久没见的外孙,“孩子准备高考太辛苦,我都一个多月没见到他了。”老人说,高考一共就两天的时间,明天他还会继续为外孙准备好午饭,“如果他还想吃饺子,我明天再包。”
住:考点附近的酒店订满了 新考点离家近家长暗庆幸
上午的语文科目开考后,每个考点门口都还有送考的家长不愿离去,他们在希望在距离考生最近的地方为孩子加油打气。
“我们订好了酒店,一考完就先带孩子去吃饭。吃完饭想带着孩子去附近做个足底按摩,让孩子好好休息一下。”王先生家住浮山新区,距离青岛旅游学校的考点大约有10公里的路程,虽然开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但他还是不想让女儿来回折腾。王先生说,本来他打算在考点附近给女儿订个钟点房,但考虑到女儿可能睡不习惯,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不过不少考生都在附近订了酒店,前几天我去问的时候,附近的几家快捷酒店都订满了。”
陪着儿子在青岛二中分校考试的于先生一家则更幸运,从家里走到考点用不了10分钟,考试结束后孩子就能回家好好歇一歇,卯足精神准备下午的考试。“要是按照往年的情况,孩子就要去松岭路的青岛二中考试,我都准备给孩子订酒店了,结果老师突然通知说换考点了,还正好在我家门口,真的是挺幸运的。”
行:马虎大意的考生没了 200多辆志愿服务出租车闲了
“我们早上七点多就到学校门口了,到现在一趟车也没出。不过这也是好事,说明今年的学生没有忘了带东西的。”在青岛旅游学校考点门外,三辆不同颜色的出租车一字排开,可穿着整齐、带着绶带的司机却在一旁“闲得慌”,“我做了好几年高考志愿车了,这还是第一次彻底闲下来了。”来自青岛交运集团出租车分公司的李师傅告诉信网,今年来自不同出租车公司的200多名司机共同组建了烛光志愿者服务队,专门为参加高考的考生服务。
说话间,李师傅翻了翻微信群里的聊天信息,发现不光自己所在的青岛旅游学校考点没有马虎考生,在其他考点的司机也都“没活干”,“不过就算没有考生需要我们提供帮助,考试的这两天我也会一直等在考点门口。如果其他考点有需要支援的,我们也能马上赶过去。” 信网全媒体首席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芃芃]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