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2月8日讯 1月31日起,青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依据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信息对全市正常运营的6585家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全面走访。
为协调组织好走访工作,青岛市商务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按照“分级走访、全面覆盖”的原则制定了走访工作方案。市商务局集中走访60家重点外商投资企业,具体走访任务分工到局领导;其余6525家外商投资企业由区市(经济功能区)商务部门会同乡镇、街道和经济园区走访。各相关单位3月23日前全部完成走访工作,青岛市商务局3月31日前汇总走访情况形成工作报告报市政府。
“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走访企业分工情况表
主管部门 |
走访企业数(家) |
合计 | 6585 |
市商务局 | 60 |
市南区 | 585 |
市北区 | 253 |
李沧区 | 151 |
崂山区 | 410 |
西海岸新区 | 940 |
城阳区 | 1722 |
即墨区 | 651 |
胶州市 | 540 |
平度市 | 376 |
莱西市 | 262 |
保税港区 | 470 |
高新区 | 165 |
1月31日,青岛“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正式启动。按照全市商务工作会议做出的全覆盖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的工作部署,市商务局和各区、市(经济功能区)商务主管部门立即开展走访活动。截至2月7日下午5:00,全市累计走访企业100家:其中市商务局走访11家,崂山区走访30家,城阳区走访22家,李沧区走访12家,保税港区走访11家,西海岸新区走访6家,市南区走访4家,平度市走访3家,市北区走访1家。
为做好走访工作,各区、市(经济功能区)商务主管部门均成立了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走访方案,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开展走访活动。市南区成立了区走访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分级走访、全面覆盖”的原则,将拟走访的585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的170家规模以上企业,依据所属行业分成6个走访小组开展走访调研,其余415家分解到10个街道办事处三级联动工作站开展走访。李沧区要求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走访任务。城阳区组织机电高新产品、水海产品、纺织服装、工艺品行业的22家重点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座谈,了解企业2018年订单安排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征求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为确保“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实效,为后续的营商环境评估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第一手数据信息,市商务局将外商投资企业对青岛市场环境、经营成本、人力资源供应、技术创新、产业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的评价,设计了30道选择题,印发了《2018年青岛市外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大走访”调查问卷》,要求区、市(经济功能区)商务主管部门带着问卷走访,外商投资企业填写并盖章后收回。截至目前,已收回102份有效调查问卷。通过汇总分析,外资企业的外籍人员对青岛生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口岸环境、物流配送等满意度较高;技术工人、外语人员供应等人力资源因素存在供给缺口;2017年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外资企业大多能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青岛市营商环境总体满意。
走访过程中累计收集问题12个,现场解决5个,其余7个问题正在办理。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关心2018年大活动期间的政府活动计划安排,希望能提前向社会公开,以便于外资企业预先做好生产经营活动安排。此外,青岛新润丰石油贸易有限公司提出的增值税发票增版增量问题,保税港区商务局已协调国税局解决。西海岸新区青岛港董家口通用码头有限公司提出的港区铁路线路规划离厂区较远,增加粮食转运成本问题,崂山区海泰新光科技有限公司反映新三板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个人所得税问题,青岛保税物流园区共用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调整外汇额度问题等,各区、市(经济功能区)商务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协调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此次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走访务求实效。建立走访工作台账,对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税费负担、融资需求、用工成本、水电气供应、行政许可、证照申办、就医入学等方面困难和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解决,及时通报办理情况。发挥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三级联动服务体系作用,通过此次走访对每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建档立卡,建立企业四级联系点,将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升级为四级联动,确保精准服务。青岛市商务局对“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实行“双日”简报制度,及时调度汇总走访情况向市领导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区市(经济功能区)。
信网全媒体记者 杜杲燃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