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发布2018年市办实事60问

2018-01-12 14:05:18
来源:信网
责任编辑:亚麦

信网1月12日讯 近日,青岛市最终确定了2018年市办实事10件32项,并同时发布了市办实事60问,针对市民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第一件: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完成技能提升3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证书培训1.5万人

1. 哪些人员可以参加政府补贴就业技能培训?

答:培训补贴对象为城乡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下列人员:

(1)青岛市户籍贫困家庭子女(区市民政部门按规定认定的低保家庭适龄人员);

(2)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以下统称“高校毕业生”);

(3)青岛市户籍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4)青岛市户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含返乡农民工和建档立卡的适龄贫困人口);

(5)青岛市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含在常住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且在当地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办理失业登记的非青岛市户籍人员)。

上述符合条件人员可登陆“青岛就业网”报名参加培训,网址为qdjy.qdhrss.gov.cn,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如需了解更为详细的政策和信息,可登陆“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查询。

2. 哪些人员可以参加创业培训?

答:根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有关问题的通知》(青人社发〔2016〕37号)创业培训人员范围分为:

(1)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创业愿望和创业培训需求、且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下列人员,均可免费参加网上创业培训。符合下列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创业实训和创业训练营培训费补贴。在同一年度内已享受一次政府职业培训补贴的,不重复补贴。①本市户籍贫困家庭子女;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下同);③本市户籍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④本市户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含返乡农民工和建档立卡的适龄贫困人口);⑤本市城乡登记失业人员。“贫困家庭子女”是指经区市民政部门按规定认定的低保家庭适龄人员。

(2)青岛市遴选的市级优秀创业项目持有人,市、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办或联办的创业大赛优秀选手尚未注册创业实体的人员。

(3)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含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两年内,有创业培训需求的初创期和成长成熟期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

上述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登陆“青岛市创业网络平台”免费进行创业通用知识培训和自我创业能力测评,网址为www.touke.net.cn;如要参加创业实训,则可就近就地向区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如要参加创业训练营,则可登陆“青岛就业网”填写创业训练营报名申请表并提报有关资料,网址为qdjy.qdhrss.gov.cn。如需了解更为详细的政策和信息,可登陆“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查询。

3. 哪些人员创业可以申领小微企业创业补贴?

答:(1)2014年10月1日起,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各类人员(含外地户籍人员),在青岛行政区域内首次创办企业,并在创办企业办理就业手续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的小型、微型企业,可申领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2)对青政发〔2016〕1号文件下发(2016年1月8日)以后,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创业者,符合条件的也可以申请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3)申领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的创业实体,不含个体工商户。

4. 具备哪些条件可以申领小微企业创业补贴?

答:(1)符合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扶持范围的创业者,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注册时间在2014年10月1日以后,有效期限在1年以上。(2)小微企业的创办者应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且申领补贴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正常经营指创办实体通过金融机构按月向招用人员(含创业者本人)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创业者和招用人员按上述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有正常营业收支和一定的盈利能力。(3)申领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人员,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且首次创办小微企业。

5.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答: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职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好管理经验,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从业者。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

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6.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培训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开展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培训;经营管理培训,主要开展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等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主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用药、农机安全使用等培训;公共知识培训,主要开展法律政策、职业道德、创新创业、信息技术等培训。

7. 如何报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答:有培训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产业从业人员及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均可电话咨询区市农业局(西海岸新区88187128,城阳区87868132,即墨区88513782,胶州市82206186,平度市88335707,莱西市88485890),也可咨询市农委81707561.市、有关区市农业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年度培训项目、学员条件、报名方式等,符合条件拟参加培训的人员可按照公布的报名方式报名参加相关培训。

第二件:提高城乡教育保障水平,新建中小学标准化食堂100所,开工建设普惠性幼儿园60所、中小学校30所,推进家庭教育普及工程

1. 什么是中小学标准化食堂?

答:中小学标准化食堂是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教育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工艺流程进行单向设置,燃气管道安装、设施设备、食品安全的配置上均符合合国家建设、食品安全和卫生等标准的学校食堂。

2. 我市对全部解决全市中小学生在学校吃饭有何长远打算?

答: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自2014年起,连续五年将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列入市办实事,先后启动两期建设工程,截至2017年12月,共建设808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80万中小学生直接受惠。其中,2014年-2016年,实施第一期标准化食堂建设工程,将现有学校食堂通过改扩建,达到标准化食堂要求,共建设726所。2017年启动第二期建设工程,计划到2019年,用三年时间全市再新建设337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实现校校有食堂的总体目标。其中,2017年已新建82所,2018年将新建100所,2019年拟新建155所。

目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已联合印发了《青岛市中小学校第二期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年建设目标任务、建设工作原则、建设奖补资金标准、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确保如期实现目标任务。

3. 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近几年我市幼儿园建设情况如何?

答: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具有办园资质、面向大众、管理规范、收费合理、经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且享受公共财政补助的民办幼儿园。

2011-2017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各类幼儿园1129所,投资约42亿元,提供学位约20万个。其中2011年194所、2012年253所、2013年225所、2014年177所、2015年120所、2016年60所、2017年100所。2018年计划重点开工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60所。

4.2018 年开工建设的30所中小学校如何组成,何时能够投入使用?

答:30所学校均为小学、初中,其中市区范围内多为新建学校和配套建设学校,县市范围内多为城区扩建学校或农村改扩建学校,各学校均在各区市具备典型性、示范性。市办实事的列入,将得到区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段教育资源配置责任主体,有效完善学校建设机制,提高建设标准,为教育硬件资源的优质均衡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30所学校建设项目具体情况不同,有的扩建项目小到几千平方米,有的新建项目大到3万余平方米,因此建设时间不尽相同。根据经验,校舍建设项目周期一般为一年半至两年,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建设项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项目完工后经各级有关部门严格验收后投入使用。

第三件:加大养老救困扶弱力度,建立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场所20处,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孤儿生活保障标准

1. 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可以提供那些服务,是否免费?

答:青岛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建成后,除目前智慧养老平台提供的居家、日间照顾和机构养老之外,还将提供康复器具租用、康复培训、家政等专业的养老服务,以及居家适老化改造、智能设备等先进的养老产品。平台的注册和使用是免费的,但是利用平台进行市场化预约的服务,比如送餐、维修等服务都是服务商有偿提供的,需要用户支付。

2. 如何使用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

答:目前,智慧养老平台已经上线,广大市民可以登陆平台官网www.qingdaoyanglao.com查看养老相关信息,注册后即可进行服务预约、线上支付等功能;通过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后登陆也可以使用全部的平台功能;2018年,青岛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建成后,服务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市民可以通过电视,用遥控器即可便捷进入系统,获取资讯,预定服务。

3. 如何确保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提供的服务信息真实有效?

答:所有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居家服务组织、合作服务商都须由平台严格考核后方可纳入平台提供服务,对于他们提供的服务也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并在内部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层层把关确保提供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对于市民使用过程中反映的与描述不符情况,也会有专门的投诉监督部门,一旦落实信息作假将直接从平台移除,绝不姑息。

4. 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和我们之前理解的传统养老服务相比有那些优势?

答: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传统养老服务相比养老信息全面、更新及时。平台建成后,入驻的服务组织将会达到1500余家,其中包含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老服务合作商。可提供机构托养、营养午餐、照料护理、助洁助浴、志愿陪伴、助行代办、便民维修、居家护送八大类服务,覆盖了老年人养老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将传统养老服务中零散、琐碎的服务集中在一起,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解决养老服务的全方位需求。其次,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解决了信息公开化。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将政府的福利津贴、惠民服务信息公开、透明、及时、精准的反馈给广大市民。政府购买的各类养老服务也都通过平台公开征集报名,收集服务反馈。将政府惠民政策公开落地,让老百姓切实的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另外,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的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和电视系统作为基础决定了其更多的可能性、成长性,从而不断的更新以适应我国养老行业的新政策,老年人的新需求。通过电话、PC、手机、电视等多钟渠道,提供一站式的养老服务,这些都是以往的传统养老所不具备的。

5. 那些人可以享受社区助老食堂就餐服务?

答:社区助老食堂作为社区养老服务场所的一种类型,主要为解决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吃饭难设立的餐饮服务场所,服务对象主要是周边社区的老年人,饭菜做法主要照顾老年人口味和饮食特点。为提高食堂覆盖面,便于可持续发展,政府倡导社区助老食堂向周边社区全年龄段人群开放,通过提高人数降低成本,所以对于就餐人员不会有年龄限制,也不需要出示证件。可以说,不分年龄、所在社区、户籍等,只要按价付费都可以到社区助老食堂就餐。

6. 社区助老食堂收费价格怎样?

答:政府倡导社区助老食堂实行社会化运营,建设和运营方可以是各级政府、居(村)委会,也可以是社会组织,由各区市结合实际自行决定。餐饮收费价格由运营方参考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后自主定价,我市现有社区助老食堂充分考虑老年人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目前收费一般均低于同类餐饮的市场价格,同时做到安全卫生、营养实惠。对于经济困难老年人,还可以实行优惠价格,优惠部分由政府出资补齐;对行动不便老年人,可以安排人员实行上门送餐,让有餐饮服务需求的老年人享受到便捷实惠放心的饭菜。

7. 什么是刚性医疗支出,计划将哪些人、哪些病种纳入兜底救助范围?

答:每年医疗费用支出相对固定的重特大疾病、慢性病或罕见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长期使用效果明显、不可替代的特效药等且个人负担过大的医疗支出费用称之为刚性医疗支出。

2018年计划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罹患部分重特大疾病所需长期、刚性支出的医疗费用纳入兜底救助范围,具体救助病种、救助标准及救助程序等问题尚在进一步研究确定中,有关文件规定出台后,将通过市政府公开网站、新闻媒体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8. 什么是孤儿?什么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答:我市孤儿是指具有本市户籍的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包含机构内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弃童、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具有本市户籍,未满18周岁,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儿童:(1)父母死亡或失踪: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的;父母双方失踪的。(2)父母服刑:父母一方死亡(失踪),另一方为在押服刑人员;父母双方都为在押服刑人员的。(3)父母重度残疾:父母一方死亡(失踪)或在押服刑,另一方属重度残疾患者(持有一至二级残疾证或一至四级优抚对象伤残证);父母双方属重度残疾患者(持有一至二级残疾证或一至四级优抚对象伤残证)。(4)携带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的儿童,以及《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26号)规定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

9.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申请审批流程是什么?

答:(1)申请。由孤儿监护人向孤儿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出具以下材料:公安机关、医疗机构或村(居)委会出具的孤儿父母死亡证明或人民法院宣告孤儿父母死亡或失踪的证明,同时提供孤儿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各2份、孤儿本人近期1寸免冠照片2张。由村(居)委会出具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的,须提供3名邻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2)审核。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应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和社会散居孤儿情况进行初步核实。符合条件的,由申请人填写《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一并上报区(市)民政部门。(3)审批。区(市)民政部门要认真审查申请材料,符合条件的,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区(市)民政部门按时将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到指定帐户。区(市)民政部门应同时与社会散居孤儿的监护人签定孤儿养育协议,对领取、使用孤儿基本生活费以及孤儿养育状况提出相应要求,明确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签订孤儿养育协议应征求和尊重孤儿本人意愿。(4)孤儿监护人发生变化的,应按照以上程序重新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件: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保障,引进高水平医院2家,新建院前急救站18处,提高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保障待遇,扩大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

1. 高水平医院的引进标准是什么,引进后将为我市居民看病就医带来哪些改善?

答:引进的医院包括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国内知名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国内最佳综合医院排名前20位、最佳专科医院排名前10位的国内优质三甲医院等。成功引进后将提高我市三甲医院数量,提升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能力和水平,居民看病就医不出市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医疗服务。

2. 我市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计划是什么,整体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和效果?

2017年印发的《青岛市强化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中明确,2017-2019年,依托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六区医疗机构新建急救单元55个,届时六区急救单元将达到104个,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在全省名列前茅,进一步提高我市院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惠及城乡居民486万人。同时,青岛作为热点旅游城市,可保障外来人员在青岛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对改善民生、提高我市形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3. 我市2018年度居民医保相关政策具体是如何调整的?

答:在财政补助方面,我市一档缴费居民财政补助由原每人每年560元提高到690元,二档缴费居民(含儿童和大学生)由原每人每年480元提高到610元。此项调整,市、区(市)财政增加资金约7.4亿元,其中市本级和六区约2.7亿元,其他四区市约4.71亿元。

在待遇调整方面,主要是二档缴费居民的待遇进行调整提高。在一级医院住院医疗费的报销比例由80%调整为85%、门诊大病报销比例由75%调整为80%;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由75%调整为80%;门诊统筹医疗费包干标准由原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70元,年度最高支付额由原300元提高到400元;接受社区巡护服务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护理费,报销比例由60%调整为70%。

4. 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

答: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失智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5.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拟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实施后,单位和参保职工个人、参保居民是否需要单独缴费?

答:按照国家人社部和省政府文件要求,总的原则是多渠道筹集护理保险资金。从全国试点情况看,大多数城市均开展职工护理保险试点,暂不开展居民护理保险试点。我市职工护理保险基金筹集,医保基金占大头,参保单位暂不缴费,参保职工需履行一定缴费义务,同时政府予以适当补贴。我市开展了居民护理保险,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业务主要在主城区开展。考虑到居民护理保险工作推进有一个过程,目前单独筹资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暂行办法》规定居民护理保险筹资仍按照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有关规定,即从居民医保筹资总额中按10%的比例划拨,不增加居民个人负担。这样,根据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我市居民护理保险仍主要保障医疗护理,暂不支付生活照料待遇。

第五件:加快美丽青岛建设,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工程500万平方米,增加清洁能源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新增、改造公厕230座,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配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100处

1. 如何申请进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改造?

答:由居民自主申请改造,在前期摸底调查阶段,业委会或居委会安排专人征求居民意见,改造区域内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同意改造且落实资金后,由业委会或居委会委托实施单位,向当地街道办事处提交改造申请,经当地区市节能保暖工程管理部门书面受理后,实施单位与业委会或居委会签订合同实施改造。

2. 如何确保居民全程参与节能保暖工程监督管理?

答:在实施改造之前,项目实施单位应结合改造区域建筑现状、居民需求等实际情况,依规合理确定改造方案和外墙配色方案后,向居民统一公示。公示期间根据居民建议、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

在实施改造过程中,业委会或居委会可推荐居民代表参与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现场管理;竣工验收时,项目实施单位应邀请居民代表参加,对于居民代表反映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立即责令施工单位按期整改,否则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3. 什么是清洁能源,具体都包括那些,清洁能源供热与清洁供热的区别是什么?

答:广义清洁能源是从能源的生产、储运及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具体包括:余热资源(包括大型热电联产循环水余热利用、工业余热等)、浅层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天然气等。清洁供热不仅包括清洁能源供热,还包含了实现洁净煤燃烧和洁净排放改造的燃煤供热。

4. 我市有哪些清洁能源供热的鼓励政策?

答:2014年,我市出台了全国首部清洁能源专项规划《青岛市清洁能源供热专项规划(2014-2020年)》,对清洁供热发展的形式、区域、目标进行了明确。2015年,完成《青岛市供热条例》修订工作,将“鼓励利用工业余热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供热”写入《条例》总则,并在《条例》中明确“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供热建设项目享受节能和投资补贴、补助”,属国内首创。

《规划》出台后,我市又出台了《青岛市加快清洁能源供热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实施细则》,对可清洁能源供热项目突破了既有特许经营区域的限制,明确了补贴、补助申请手续的办理环节,有效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清洁能源供热项目的积极性。

此外,2016年青岛市又出台了《青岛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实施排放改造的燃煤锅炉,按每吨1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5.2018 年新增、改造230座公厕后,我市公厕数量能达到怎样的水平?

答:2018年,我市将结合“美丽青岛行动”,在市区新增、改造公厕230座,其中新增200座,改造30座,到2018年底,我市市区公厕数量将达到908座。另外,我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共新增593座公厕、升级92座公厕,届时,市区将实现每平方公里4座公厕(市南区和崂山区达到每平方公里6座)的标准,高于住建部“3座/平方公里”的标准,并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以外,我市还鼓励社会单位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在新施行的《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中特别规定,“鼓励单位的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对免费开放的内部厕所,区(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指示牌,并予以适当补助。”目前,市区已有145家社会单位内部卫生间对外开放,其中,经环卫部门现场勘察,拟将首批40余座纳入到行业监管。逐步建立起以“固定式公厕为主,配建式公厕为辅,社会厕所对外开放为补充”的网络格局,有效缓解如厕难的状况。

6. 为什么要鼓励社会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

答:目前,我市市区公厕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如厕难”的现象在部分繁华地段、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还比较明显。而市区新建公厕选址难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公厕数量的增加,鼓励社会单位现有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可以有效解决“如厕难”的问题,同时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

7. 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内容和创建目标是什么,申报创建的具体流程是什么,申报的村庄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按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五美”融合发展要求,美丽乡村示范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公共服务、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社会管理等五个方面,各创建村庄对照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37),查漏补缺、系统建设,最终实现村美、业兴、民富、人和的创建目标。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采取“村庄自愿、镇(街道)申报、区(市)审核、市级备案”自下而上逐级申报方式进行。按照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申报创建示范村,村庄应当具备如下条件:一是村“两委”班子健全,工作基础好,群众威望高;二是村民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意愿强烈、积极性高;三是村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较好、集体经济收入较高;四是村庄规模较大,原则上户数不低于200户;五是建有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的村庄、永久保留特色村优先安排;六是城市建成区内、列入五年内拆迁规划、村庄房屋闲置率超过30%的村庄,原则上不纳入申报范围。

8. 什么规模标准的畜禽养殖场需要配建废弃物处理设施?

答: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环境保护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的通知》(鲁牧畜科发〔2017〕4号),规定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为:生猪年出栏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量100头以上、肉鸡(肉鸭)年出栏量50000只以上、蛋鸡(蛋鸭)存栏量10000只以上、肉牛年出栏量100头以上、羊年出栏量500只以上、兔存栏量3000只以上。

9. 畜禽养殖场如果不配建废弃物处理设施,是否违法,如何处罚?

答:《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畜禽养殖场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即投入生产、使用,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 对2018年计划配建的100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政府是否有财政投入和补贴机制?

答:100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由相关畜禽养殖场投资建设,政府对配建达标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补助政策正在研究制定当中,确定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六件: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启动棚户区改造3.5万套(户),完成住房保障7000套(户),整治居民楼院500个,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

1. 哪些房屋属于棚户区改造范围?

答:我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危旧房和城中村。危旧房是指用于居住的筒子楼、破旧平房和倒危房。其中,筒子楼是指缺少独立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生活配套设施的非成套住宅楼;破旧平房是指没有给排水、燃气等基本公共配套设施,居住条件恶劣且房屋破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平房;倒危房是指经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房屋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结构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D级房屋。

2. 市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相关拆迁计划和咨询政策?

答:各区、市政府是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组织主体和第一责任单位,市民可以直接向相关区、市棚改责任部门咨询。咨询电话如下:

市南区 市南区城建局开发管理科 88729932

市北区 市北区开发建设局政策法规科 66952732

李沧区 李沧区建管局棚改科 87619115

崂山区 崂山区房屋征收管理局规划土地科 88999758

西海岸新区 西海岸新区城市化建设办公室村改科 85172907

城阳区 城阳区建设局开发处 87968577

即墨区 即墨区住宅办 89063051

高新区 高新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68686961/68686962

胶州市 胶州市房产管理局 82289289

平度市 平度市旧城改造工作指挥部 88338897

莱西市 莱西市城市化办 88472222

青岛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88727012

3. 如何申请住房保障,怎样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公正?

答:我市住房保障资格准入实行“两级审核、两次公示”制度,符合条件的市民可到户籍地街道办事处提交申请,在街道受理初审、初次公示后,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复审、二次公示。建立了“六部门联审制度”,由房管、民政、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积金、税务等六部门,联合对申请保障性住房家庭的住房、收入、婚姻、财产等情况进行核查。在保障房分配上通过综合计分,真正让最急需住房保障的家庭和群体享受到优惠政策。

4. 居民楼院整治提升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整治内容主要包括:(1)对居民楼院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圈占毁绿等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治。(2)做好整治后垃圾清运工作,对整治后场地实施绿化、硬化、美化。(3)具备条件的居民楼院,将采取“草改乔、灌改乔”保绿增绿方式,发展林下停车,深度挖潜解决居民小区停车难问题。

5. 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程序、原则、方式、标准是什么?

答: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住房安全,严格按照农民自愿申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维护群众利益的原则,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后再由镇政府入户审核,报区市审批。

主要改造方式有拆除重建、修缮加固两种方式。在改造过程中,制定了“五统一”改造标准,即:统一设置危房改造后的门牌编号;统一将木质门窗更换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室内统一铺装瓷砖或水泥地面;统一装吊天棚;内外墙统一粉刷,内墙白色腻子,外墙粉刷统一颜色。

第七件:保障市民便捷出行,开辟调整市区公交线路50条,升级改造市内三区老旧交通信号设施150处

1. 为什么要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

答:2013年,我市获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为城市公交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区域不断扩延,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交线路主要是依靠已有线路的延长和新增线路的叠加等方式来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造成了目前公交运营效率不高、运营成本逐年增加、市民出行得不到满足等问题。随着地铁线路的陆续开通运营和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一小时换乘优惠政策的实施,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不断增强,给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带来了条件和机遇。通过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一方面,优化线网层级结构,改善与地铁的换乘衔接关系,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乘客公交出行环境;另一方面,提升公交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减少私家车使用,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空气污染,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集约化发展水平。因此,对我市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十分必要。

2. 公交与地铁衔接的方式有哪些?

答:通过总结公交在与地铁衔接方面的做法,衔接的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是线路之间的衔接,主要是对地铁周边公交线路的走向进行优化或开通新的衔接线路。例如地铁3号线开通以来,先后开通调整了18路、19路、114路等26条公交线路,提高了公交与地铁在线路上的衔接效率。二是时间上的衔接,例如2018年1月初,根据地铁2号线运营时间,集中对汽车东站周边25条公交线路的末车时间进行了调整。三是站点方面的衔接,主要是结合地铁站点地面工程,对公交站点进行迁移改造,缩短乘客步行距离。例如2017年市办实事中,对地铁3号线沿途12处公交港湾式车站进行了改扩建,并对相应的公交站点进行了迁移设置。通过线路、运营时间、站点的调整,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提高常规公交与地铁线路的换乘衔接效率。

3.2018 年优化调整的50条公交线路主要覆盖哪些区域?

答:这些公交线路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开通新的线路或优化现有线路的走向,其中新开通的线路重点覆盖城阳区、高新区等公交服务较为薄弱的区域;优化走向的线路主要是地铁沿线和公交线网重复率较高的区域,通过调整线路走向,进一步优化配置公交资源。二是根据地铁线路运营情况和市民出行规律,调整公交线路的运营时间,主要覆盖地铁沿线以及客流量达到调整运营时间要求的重点线路。

4. 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交通信号设施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反映?

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交通信号设施发生故障或存在其他问题,可以拨打122报警电话向公安交警部门反映。对于信号设施的维护维修,公安交警部门已建立了一整套管理维护机制,实现从发现、通知、维修、反馈等全部环节的规范、快速处置,有效保障了信号设施的正常使用。对于个别路段、地点存在的维护不及时问题,公安交警部门将认真对待,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健全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路面巡逻警力和设施维护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交通安全设施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的良性循环。

第八件:守护公众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65000批次,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不少于40处

1. 我市食品安全检测覆盖率怎样,食品抽检的信息如何发布?

答:我市根据食品消费数量和风险因素,统计抽检基数,合理确定抽检数量,确保按比例、有重点的完成抽检计划。不断拓展抽检区域,实现对全市城乡从低级到高级各类生产经营业态检测全覆盖。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按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相关管理规定,统一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检测结果,对抽检的食品实行曝光制度,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抽检的批次、品种、场所是否合格等信息在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抽检食品结果公告专栏,都可以查到。

2.2018 年食品安全检测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突出重点品种食品安全把关。将市民消费量较大的肉、食用油、蔬菜、海产品、粮食等大宗食品作为抽检的重点,根据来源渠道,加大抽检力度,确保我市大宗食品整体合格率有所提高。二是突出重点区域食品安全把关。突出加强生产经营主渠道食品安全监管,对食品加工企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饭店、学校食堂、餐饮示范街和配餐企业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全面落实入场驻检、定期巡检制度,全力做好市民食品消费主渠道把关工作。三是突出重点环节食品安全把关。我市作为食品输入型城市,许多食品要经过入市、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在掌握各类食品来源渠道基础上,突出把好入市关。加大抚顺路、华中、城阳三大蔬菜批发市场和四流中路粮油批发市场等重要食品交易场所的检测力度。

3. 以往检测发现的问题食品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检测发现的不合格的食品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微生物超标。在现场制售食品、调味面制品、熟肉制品、糕点、饮料、果脯蜜饯、桶装水等食品品种和小作坊制作的食品中检测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主要原因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卫生条件、贮存条件不合要求以及与季节性因素也有很大关系,企业和经营商应引起足够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避免食品污染。

(2)超标使用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在果脯蜜饯、糕点、膨化食品、面制品、干制海产品、熟肉制品等食品中检出山梨酸、柠檬黄、糖精钠、日落黄、脱氢乙酸、甜蜜素、苯甲酸、胭脂红等,在鲜活水产品中检测出隐色孔雀石绿、呋喃西林代谢物,在生鲜肉和熟肉制品中检测出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表明在生产、加工、流通、养殖、屠宰过程中,生产经营业户为获取利益,违规使用防腐剂、着色剂、瘦肉精等添加剂物和违禁药物。

(3)农药残留。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叶类蔬菜比较明显,如韭菜、油菜、菠菜属于检出率较高的品种。说明在蔬菜种植环节滥用农药或农药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未发现使用剧毒农药的问题,表明蔬菜种植中使用剧毒农药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4)重金属残留问题。在干制海产品中检出无机砷、铅等超标。在发酵面制品、糕点、面食中检出铝的残留量超标,表明在面食制作中仍然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物的现象,生产者应提高责任意识,加强食品质量管理。

4. 对不合格食品如何处理?

答:加大对抽检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建立严格的核查处置制度,认真做好后处理工作,做到批批查处,件件落实。针对各环节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情况,采取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措施对违法生产经营者进行严厉查处,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查办。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检验,凡在商场超市抽检一次不合格的,其供应商三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凡在批发市场抽检一次不合格的,其供应商一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三年不得入市;三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

5. 怎样申请参与星级贸市场创建?

答:参与星级农贸市场创建的程序为:市场自评申报—材料初审—材料复核—开展现场测评—组织专家集中测评—专家会评审—公示候选名单—确定评审结果。

(1)市场自评申报。2月份,市场开办单位对照《青岛市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办法》和《青岛市2018年度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标准》开展自查自评,查漏补缺,提升完善,在自查合格基础上,向所在区星级市场创建管理工作办公室审领、填报《青岛市星级农贸市场创建申报表》,同时提交以下相关材料或证明:《营业执照》及有关许可证复印件,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明,市场内部管理机构、人员设置情况以及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卫生、治安、消防、消费保障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市场规模、效益、信誉、税费、辐射区域及在同类市场中的横向比较等有关资料,市场党建、创建文明诚信业户等工作开展情况。

(2)申报材料初审。各区星级市场创建工作办公室对市场开办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签署意见后,报市星级市场创建工作办公室。

(3)申报材料复核。市星级市场创建工作办公室对市场开办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复核,确定参加创建市场名单,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

(4)开展现场测评。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4-10月份,由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明查与暗访结合的方式,按月对参评市场开展现场测评,次月通过青岛市工商局官网向社会公示市场月份测评成绩。

(5)组织专家集中测评。4月、7月、10月份市、区二级创建工作办公室联合组织专家集中现场测评,次月通过青岛市工商局官网向社会公示市场测评成绩。

(6)专家评审会。11月份,召开专家评审会,根据《创建办法》和《创建标准》,评审专家对参评市场进行综合评审。综合现场测评、集中测评、专家综合评审结果,确定候选名单。

(7)公示候选名单。通过媒体和青岛市工商局官网向社会公示候选名单,结合有关部门及广大市民的意见,最终确定星级市场名单。

鼓励新建改造农贸市场参与星级创建,具体政策待研究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6. 如何确保星级农贸市场评审结果的公平性?

答:为确保评审认定结果的公平,市工商局和各区市场监管局分别设立星级市场创建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具体评审认定过程中,一是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按月对参评市场开展现场测评;二是成立星级市场评审专家委员会,由市工商局会同市财政、商务、规划、城管、食药、公安消防等部门委派的专家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聘请的专家等组成,定期对参评市场进行集中现场测评;三是年底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参评市场进行综合评审,综合现场测评、集中测评和专家综合评审结果,经公示后最终确定星级市场名单。整个测评认定过程公开、透明,所有信息及时通过媒体和青岛市工商局官网向社会公布。

7. 对星级农贸市场有哪些奖励?

答:对获得星级认定的农贸市场给予综合奖补。其中:五星级市场奖补80万元/处,四星级市场奖补60万元/处,三星级市场奖补40万元/处。获得星级认定的农贸市场取得综合奖补资金后,要拿出不低于10%的综合奖补资金,对市场文明诚信经营业户等进行奖励。

第九件:优化城乡公共文体服务,开展文化消费促进活动,对看电影看书看演出和艺术培训给予补贴,建设健身场地100处

1. 我市文化消费促进活动将惠及哪些人群,如何参与文化消费促进活动?

答:在青岛文化惠民合作文化企业和商户进行看电影、看书、看演出以及参与文化艺术培训和体验等文化消费的消费者都有可能享受到政府财政补贴,消费者领取文化惠民消费券或文化惠民卡均为先到先得,领完为止。

目前,市文广新局正牵头积极推进我市文化消费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作,待平台建成运营后,消费者可以通过“青岛文化消费惠民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号免费注册,实名认证后,会返回给消费者一个文化惠民卡号(若需实体卡,可按照消费者注册地址将制作完成的文惠卡寄给消费者),消费者凭卡号或手中的文惠卡均可以进行消费。消费者在签约文化企业和商户进行消费时,先刷文惠卡或使用文惠卡号进行身份认证。经过身份认证后,使用任意银联卡直接在会员商户挥卡支付,支付金额直接得到立减。为保证消费者能够早日体验文化消费促进活动,在我市文化消费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营前,将暂时使用山东文化惠民消费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相关活动。届时,消费者可登陆“山东文化消费季”官方微信服务号参与文化消费促进活动。

2. 文化消费促进活动的惠民消费场所有哪些?

答:市文广新局将牵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化惠民消费合作企业和商户,凡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种所有制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在青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经营业户均可申报。经审核通过的文化企业和商户,将纳入青岛市文化消费公共服务平台,形式包括网站、APP、微信服务号、手机网页等,进行统一冠名和宣传推广,享有青岛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标识系统使用权,消费者在此进行线上、线下文化消费可享政府补贴。政府财政补贴资金进行定期结算。待我市文化惠民消费合作企业和商户征集、审核、确定后,将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

3. 健身场地如何选址和建设?

答:自2015年列入市办实事以来,全市已建成各类多功能运动场地324处,遍布城乡,为岛城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场所。为更好地发挥场地的社会效益,场地尽量选择在居民聚居区,也就是建在市民身边,方便健身运动;建设类型要根据当地情况,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因地制宜建设居民喜爱的运动场地,做到符合民意。

4.2018 年100处健身场地怎样确定,后期如何运营、维护和管理?

答:100处健身场地先由全市社区、行政村根据情况逐级上报,再由市体育局组织进行现场考察,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以保证项目的使用率和社会效益。场地建好后由各区市负责管理和使用。根据有关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当收取一定的管理维护费用,主要用于场地的管理和后期维护。

第十件: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完成应急救护证书培训2万人,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0台

1. 哪些人应当参加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

答: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青岛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下列人员应当参加应对突发事件的初级救护培训和消防安全培训: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公共交通工具驾乘人员、校车驾乘人员、导游;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处置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从业人员;机场、车站、码头、公园、广场、商场、会展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管理人员。

2. 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主要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参加?

答:培训时间为16课时,采取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进行,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应急救护培训相关内容,包括现场创伤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技术;初期响应和处置、组织疏散和逃生、信息报告和通报、配合救援和宣教“四项能力”知识技能。

市民可以拨打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电话85975999报名,或拨打所在区市红十字会电话报名。以单位名义报名参加,并且参训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红十字会可以组织老师上门授课。社会居民个人报名参加培训的,由红十字会按照报名人数和时间安排编排培训班次,确定时间地点后通知本人参加培训。

3. 法律法规对急救产生的纠纷及责任如何保护?

答:国家鼓励他人伤病或者处于其他生命健康危险时的见义勇为行为。2017年3月20日起施行的《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第29条明确,鼓励具备急救专业技能或者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等医疗救护证书的人员,对急、危、重伤病员实施紧急现场救护。2017年1月1日施行《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17条明确,鼓励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他人出现伤病或者处于其他生命健康危险时,在能力范围内予以救助。对见义勇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和保障。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倡导培育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其中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4. 什么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答: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电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心源性猝死现场救生的“救命神器”,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5.2018 年计划设置的60台AED主要设置在什么地方,如何管理?

答:2018年,我市将试点在轨道交通站点、机场、客运车站、港口客运码头,以及体育场馆、展览场馆、旅游景区(点)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AED60台,引导和推动公共场所单位AED设施的普及,提升公众安全保障水平。设置方式采取合作模式,由市红十字会与公共场所单位签订保管协议,市红十字会负责AED保管使用的监督检查,并对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AED使用培训;公共场所单位负责AED保管维护,并选取公共区域显著位置设置,实施开放式管理,一旦市民需要可立即取用。

[编辑:亚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