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月9日讯 信网(0532-80889431)了解到,1月9日,第十四届市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决赛在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鸣锣开赛。经过初赛理论、实作的PK,共有30名技能精英脱颖而出,向状元发起冲击。
技能大比拼,选手年龄跨度大
今年,作为家庭服务业赛区“最受关注”专业,养老护理专业比赛报名人数达258人。本次大赛除了要求年满16周岁外、不设其他门槛,90后、60后同台竞技。“我是在北京民政学院社会工作大专毕业,后来实习社工和养老护理员培训,”91年的刘锋说。因为专业实践和从小由老人抚养带大的童年经历,所以投身到养老工作,虽然工作了2年多,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今年第一次参加大赛,通过赛前培训,增长了技能,更好地与大家交流。
赛前培训不可少,技能信心同步长
11月-12月19日为期40多天的“5点半课堂”,采取分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从理论、实作到交流讨论,参赛选手不仅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轻松地老年人翻身而又不伤到自己的方法、老年人异常情况的预判等,也在相互交流中增加了认同感、提升了信心。
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养老护理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多是学历不高、下岗失业的人员,平时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缺乏学习动力,觉得这只是一份工作。家庭服务业赛区相关负责人说,市家庭服务业促进会发布了养老服务规范,2016年底,市政府还出台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好多参赛选手知道了政策后,说幸亏报了大赛,因为考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等级的,每月有100-16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不只是物质奖励,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同和鼓励。不少选手说以后只要有大赛,就要参加,提升了技能,不仅仅为了钱,更是为了一种职业荣誉感。
行业规范替代个人经验,技能让选手更有范
照顾老人看起来很容易,但是从考试现场情况看,单纯依靠个人经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经过系统而科学的学习,再加上自身的刻苦努力才能满足上岗的需要,家庭服务业赛区养老护理员比赛裁判长谭美青说。
竞赛全部结束后,根据选手在理论和实作两方面的成绩确定比赛名次,两项成绩都合格的人员将颁发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各专业前6名的选手将享受大赛组委会“荣誉称号+现金奖励+职业资格认定”等一系列奖励。同时市家庭服务业促进会将根据合格人员比例,授予优胜选手金牌养老护理员等荣誉称号。参加大赛将会使技能高手更具市场竞争力。
信网全媒体记者 杜杲燃 通讯员 张强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