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2月1日讯 11月30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黄岛校区)总体规划及一期建筑概念性设计方案评审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黄星元,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彤等7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9家国内外顶尖的联合体(17家设计单位)的方案进行了评审,将最终确定5家优秀方案并排出名次。同时,学校还组织各方面师生代表400余人进行了网络投票。下一步,学校将对选出的优秀方案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征求意见,在综合专家、师生、校友、政府等各方意见基础上,经集体科学决策,最终选定校园总体规划方案。
依山傍海新校区建设要传承百年名校文化
鱼山校区、浮山小区、崂山校区,中国海洋大学现有的三个小区都与“山”有着不解之缘,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黄岛校区,山海特色同样得以延续。东临灵山湾,西靠大珠山,设计单位充分考虑到了上位规划和地理位置特点,依山势规划校园功能区,栈桥延伸至海洋,为建设综合性滨海实验场打好基础。
除了充分利用新校的地理优势,设计单位还充分考虑了中国海洋大学的文化传承。在参加评审的9个设计方案中,有的在校园中轴线上设计了一座模仿俾斯麦兵营建筑外形的学习综合体,与鱼山校区的建筑相呼应;有的要将鱼山校区的六二楼和水产楼“复制”到新校区;有的则根据新校区“山—校—湾—岛—海”的地理特点,寓意这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的成长与发展。
新校区既方正又活泼设计单位着眼实际问题
据了解,海大黄岛校区有着3000亩的占地面积,建设这样一所超大型校园对任何一家设计单位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设计单位还纷纷拿出看家本事,要将黄岛校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智慧型校园。
科研平台、双创中心、学习综合体、共享建筑……这些区别与传统大学的新式建筑既满足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需求,也为学科交叉和跨专业交流提供了便利。一些设计单位按照公共实验室组团和院系组团的思路进行校园设计;也有设计单位参照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规律,将院系设计成方盒子的样式,并用圆形的活动中心增添校园里的活跃因素。
由于规划道路三沙路从校园中穿过,势必将整个新校区分成了东西两部分。面对偌大的校园,如何解决校园内的道路交通以及让学生安全、快递过马路,也是设计单位必须解决的问题。信网了解到,海大黄岛校区周边既有地铁13号线,也有规划中的观海轻轨,能够满足师生的日常出行需要。而在校园内部,一些设计单位规划了环形快速交通,实现了各组团建筑之间的快递连接。在联系东西两部分校园时,大多数设计单位都采用了地下通道的形式,为学生安全通过马路提供保障。
新校区什么模样要靠全校师生一起评选
评审会之前,评审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了学校鱼山校区建设风格,感受校园文化,并赴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大学城了解上位规划、现场勘察黄岛校区地块。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表示,黄岛校区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举措,将重点建设滨海实验基地,主要布局新工科和应用学科群,服务海洋经济和军民融合发展将是最为鲜明的两大特色,这将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并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战略紧密契合。
“我期待新校园能够带有学校的历史印记,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承载起中国海洋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质;期待新校园以师生为中心,为师生营造幽静专注的环境氛围、构建交流创新的平台;期待新校园既多姿多彩,又和谐统一;期待新校园是一个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于校长对黄岛校区建设规划也有着自己的美好憧憬。
据悉,在评审会结束后,评审委员会将评选出5家优秀方案并排出顺序,学校还组织各方面师生代表400余人进行了网络投票。下一步,学校将对选出的优秀方案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征求意见,在综合专家、师生、校友、政府等各方意见基础上,经集体科学决策,最终选定校园总体规划方案。信网全媒体首席记者 于晓
[编辑:光影]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