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象龟馆向中小学免费开放一周 纪念亮相青岛一周年

2017-05-10 21:42:36
来源:信网
作者:刘裕
责任编辑:可可

信网5月10日讯 2016年5月,青岛动物园象龟馆开馆,四只承载着国际友谊的毛里求斯“国宝”亚达伯拉象龟正式亮相青岛,在结束隔离观察和适应性休养后与岛城人民见面。开馆一年以来,四只象龟宝宝(“青青”、“毛毛”、“带带”、“路路”)在青岛动物园的精心养护下茁壮成长,已经壳亮体壮“大变样”。信网获悉,为纪念一周年,青岛动物园象龟馆将于5月13日-5月19日,面向全市中小学免费开放及讲解。全市中小学可致电青岛动物园预约团体参观,预约电话:82863660,预约时间:8:30-11:30,13:30-16:30。

象龟馆外观

象龟宝宝体重将近翻倍

“小使者”中最大的一只已由当初的13kg成长到24kg,最小的也从8kg长到了14kg。小家伙们爱玩爱闹,个个性格迥异,但都与人亲近,深得游客喜爱。

去年,四只亚达伯拉象龟刚到青岛时,年龄在8至12岁之间,相对于平均年龄在二三百岁左右的象龟族群,它们还处在“婴幼儿”阶段。如何在环境、气候差异较大的异地生存?最大的难题就是气候和饮食。

青岛动物园早早开始了精心的准备与筹划。饲养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脱颖而出,继而拜师北京,求学厦门。象龟馆场地规划建设与配套设施也布置得十分妥当,象龟馆模拟毛里求斯当地的生活环境建设,包括龟舍、温度、湿度、光照、食材等。龟舍分为室内活动区和户外活动区,在气温较高和天气适宜的季节,象龟在户外活动并与游客近距离见面,其他时间则主要在室内活动。为保证室内温度,青岛动物园购置了两台锅炉(一备一用)用于馆舍常年供暖,确保室温常年保持23度以上。

室外活动区

引进黑麦草让象龟吃到“家的味道”

饮食方面,象龟的食谱参考北京动物园等成功案例,也查阅了多方文献专门研究。象龟胃肠蠕动慢、代谢时间长,再加上不适应当地食材,在喂养时都选择了有机食品,尽量洗去农药残留,去除烂叶,晒干多余水分,另外还有一份专门的营养餐,保证营养均衡。

黑麦草是象龟在毛里求斯的常用食物,为了让象龟宝宝随时吃到“家乡菜”,青岛动物园引种黑麦草,在馆舍周边种植,保证了象龟宝宝日常食谱中的家乡元素。

饲养员与象龟

专职硕士饲养员接力守护

四只象龟宝宝抵青后,陪伴它们最多的是两名专职饲养员崔连涛和张婷玉,他们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和农业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投身到象龟的日常养护工作中。象龟的饲养日常,无非就是洗澡、换水、打扫笼舍、准备饲料、喂食、加湿和观察,听上去简单,但是每一步都需要细致和耐心。谈起与象龟一起经历的三百多个日子,他们感到,“无比荣幸,有辛酸,有迷茫,但更多的是陪伴它们成长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饲养员们清晰记得与象龟们的初见,陌生的场馆、人员、环境,象龟们有的躲在墙角缩着头不出来,有的挖着沙坑像是要把自己埋起来,还有的以破竹之势撞门企图逃跑……见此状,饲养员安置好水槽,设定好温度,就悄悄躲在门外暗中观察。

“现在可熟悉了,有时还会追着我们跑。”张婷玉表示,从最初的躲避变成主动接触,从排斥到逐渐接受,看它们安心的样子是最幸福的时刻。

信网全媒体记者 刘裕

 

[编辑:可可]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