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4月18日讯 4月17日上午,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关注民生,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为主题的联组讨论会方案在黄海饭店进行。会后,政协委员徐从德接受了信网(0532-80889431)的采访,作为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的他,这次也为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准备了三个提案,“希望可以通过我的提案,为青岛市民提福祉。”
全面引入社会工作 提升市民福祉
“有困难找社工,有危险找警察。”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政协委员徐从德对于社工这个话题有着非常多的想法。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的社会工作发展还在初期阶段,“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很多人还分不清义工和社工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来说,社工就是靠做公益服务来养活自己和家人,是一份职业。而义工很多人都只是为了一个爱好。目前青岛市提出要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因此我认为不管站在宜居幸福的角度还是创新国际城市的角度,全面引入社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引入社会工作方面,青岛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政协委员徐从德表示,虽然自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青岛市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还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因此,我此次提案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民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组织、推动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三个方面建议全面引入社会工作,提升青岛老百姓的市民福祉。”
解决青岛市社工人才流失
“仅仅引入社会工作,还是不够的。”政协委员徐从德称,2013-2016年,青岛汇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对驻青高校、部分福利事业单位、民间社工机构的专业社工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发现社会工作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社工的工薪较低,职业社会认知度较低,使得社工职业无法很好留住人才。”
而针对这种情况,政协委员徐从德认为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社工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改善薪资福利待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动政策优化和加强外部环境、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
规范市内四区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作为青岛新型的出行交通方式,自今年3月份进入岛城以来,为青岛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因岛城主城区的交通条件,目前这一出行方式存在了许多问题,在使用共享单车方面亟需规范。政协委员徐从德告诉信网,针对这个现象,他们在崂山区、市南区调查了20多名使用过共享单车市民,并在网上与2名共享单车运营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发现共享单车在岛城有占用公共道路乱停乱放,市民骑行乱穿马路,造成交通风险等问题,并且其费用收取未经物价核准,可能存在漏税的可能。
“虽然共享单车的推行,有利于市民,但是确实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针对这个现象,我提案了一份关于规范市内四区共享单车的提案,希望在不影响市民出行的前提下,在市区四区开辟专门区域用于停放共享单车,并在市区设立明显的共享单车禁行标志,规范市民使用共享单车,并加强对运营公司的监管。”
信网全媒体记者 顾青青
[编辑:亚麦]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