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月23日讯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决策,为积极探索国家自贸区战略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2016年1月22日,青岛召开国家自贸区(FTA)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并举行国家自贸区(FTA)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启动仪式,会议确定了六大目标五大基地。
推进机制正式启动 青岛未来将深入自由贸易
2016年1月22日,青岛召开国家自贸区(FTA)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并举行国家自贸区(FTA)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启动仪式。
会议当天,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张玉中副局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康玉燕副巡视员,山东省商务厅佘春明厅长,青岛海关副关长董岩副关长,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勇副局长,青岛市人民政府万建忠副秘书长共同启动了国家自贸区(FTA)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
2016年以及接下来的五年当中,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将在专题推介会、自由贸易协定政策培训、中韩产业园、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推进实施等方面广泛深入地与青岛市合作,“未来,青岛的企业将会更多地了解参与、推动中韩和中澳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从而推进整个经贸合作,共同发挥作用,增强合力效果。”
机遇和挑战并存 抢抓国家自贸区战略新机遇
目前,中国对各个国家共签署实施了14个自由贸易区协定,涉及到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等地,“总体来看自贸区促进了中国与有关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好效果。”
青岛市人民政府万建忠副秘书长在会上指出,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两大开放战略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创新驱动力。“自贸区战略对青岛来讲是一个机遇,青岛市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有着浓厚开放基因的城市,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份担当,发挥先行一步的开放传统和对外开放的优势,抢抓国家自贸区战略的新机遇。”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张玉中副局长也在会议上指出,青岛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开放是青岛最大的优势,口岸是支撑优势的基础,创新是青岛更加发展壮大的一个动力,跟其他城市相比,青岛市在自由贸易战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青岛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桑百川教授、院长从区域主义兴起下的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和重塑经济治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国家自贸区战略下,地方政府应该考虑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深化大通关建设 知名专家学者探讨合作问题
据悉,“十二五”期间青岛深化大通关建设,促进口岸现代化、现代物流发展优化环境,全面构建海陆空立体化口岸发展的新格局。在老港区前湾港区实际释放产能的同时,董家口港区对外开放也在抓紧推进,预计将在2016年第一季度推进完成对外开放的手续。法兰克福空港口岸的开放,改变了青岛无欧美航线的历史,门户枢纽机场的位置也渐渐突显出来。青岛至东莞班列的开行,成为助力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于国家自贸区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发展的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桑百川教授、院长从国际经贸规则变迁与经济治理体系重塑方面,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博士、研究员杨平燮先生从中韩经贸关系方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康玉燕副巡视员从生态原产地产品打开实施自贸区等国家战略贸易新通道方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武常岐教授从对青岛自贸区战略的启示方面,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元欣教授从自贸试验区载体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价值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讨。
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已经成为青岛这座口岸城市当前扩大开放有力的抓手。
信媒体记者 杜杲燃
[编辑:亚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