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非遗进课堂 即墨区青年以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

群众在学习剪纸技艺。(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能把柳腔带入非遗课堂,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了解并爱上这门古老艺术,我感到无比开心。”走进青岛市即墨区的非遗课堂,现场气氛热烈,年轻的学员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聆听着台上老师的讲解。授课的正是90后柳腔演员姜昊,他在课堂上亲自示范柳腔的唱腔和表演动作,台下的学员纷纷模仿,亲身感受着柳腔这一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像姜昊这样积极投身非遗传承事业的即墨青年还有很多,他们满怀热情与创意,努力打破非遗与现代生活的隔阂,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即墨团区委在助力非遗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首家非遗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吸引了包括柳腔、剪纸、蛋雕、面塑等20多个非遗项目的青年代表人物参加。该委员会组织的非遗公益手作课堂每年定期开展,课堂上,各个非遗项目的青年代表们耐心地向年轻人传授技艺,分享创作心得,让年轻人近距离接触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也悄然在新一代青年心田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同时,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学校里,非遗成为校本课程,孩子们从小就有机会接触非遗文化,培养浓厚兴趣。走进社区则进一步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让更多普通民众能参与其中,领略非遗之美。

即墨区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们正以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确保非遗文化在岁月长河中代代相传,他们一定努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独特的青春力量,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文/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12/25 16:0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谷正原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