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墙绘故居,藏于小巷中
春暖花开,旅游旺季到来。
青岛,这座雕刻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基因的城市,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行走在老城,天然的景色和特色建筑,构成了一幅幅图画。而场馆里,互动数字体验升级,游客参观感受到的是一场文化与技术体验的碰撞。
于是,在五一假期到来之际,我们走遍青岛的街巷和场馆,探访城市色彩与数字升级,感受那片迎接游客的诚意。
游客们,青岛,已经准备好了!
墙绘故居
串起散落的珍珠
福山支路,墙面上的故居地图和故居图,清晰地显示着这条路的人文气息。
彩虹般的台阶,与明媚的阳光,搭配成多巴胺配色,让人舒适而愉悦。
沿着小巷下去,转角处的墙面上,绘有康有为故居、闻一多故居、熊希龄故居以及洪深故居等。
一家民宿墙上,写有明朝黄佐所作的诗句《内阁前迎春花开有述》:
春丛照眼见轻黄,
玉署裁诗觉兴长。
明黄的小花在白色的墙面上绽放。
地面上,灿红如火的耐冬与黄叶如金的银杏,在地面上蔓延。转个弯,又是故居彩绘。
毕竟,福山路和福山支路的建筑,曾居住过众多文人墨客。
我们熟悉的,是为青岛创作“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名句的康有为,也就是现在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这座建筑就在眼前。康有为在《与方子节书》中,这样描述青岛:“全岛皆红瓦新楼,无一黑瓦旧宅。登山而望,近海而游,楼阁华岩,道路净静,金碧照耀,掩映于绿林之梢、碧山之间、沧波之上。朝晖初上,林中爽气袭人,徘徊海浴之场,巡行公园之路,波光云影,花气叶香,万绿青英,沁人肺腑。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红瓦之中,有一栋,最终属于了康有为。
院落里,绿植覆盖。主楼仍然保留着德式建筑风格。这幢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被记载为早期出现的德国庭院别墅,不过,在设计上它却并非纯血统的德式建筑,而是混合了外廊式样和中西折中的痕迹。一楼直接连接庭院,估计多有随从居住,正面有个大台阶,从两侧楼梯可通往正室,二楼设有客厅、书房,三楼为卧房,房间不大,错落有致。
1924年,康有为写下了《甲子夏六月,得青岛德国旧提督楼,赋示曼宣婿及诸孙》,来记述他得到新居时的心情:
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
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
只是,时间短暂,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辞世于青岛,为青岛留下了至今未解的谜团。
福山支路是一条环形道路,特色石板路,更增添了艺术气息。站在福山支路上,可仰望小鱼山,可眺望大海。山坡的地形,前行是景,转身亦是风光。
“这里有独一无二的风景,也来过名人政客,可以说在青岛是首屈一指的,值得我们好好保护和铭记”,RIGI睿集设计创始人刘恺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说。名人故居,如散落的珍珠,福山支路则如一条金丝线,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在时空中放射出璀璨的文化光芒。
故居聚集
文人墨客曾来“打卡”
墙面上的彩绘主题,就是故居。
所以,这条路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转一个圈出来,有两幅故居地图,康有为故居对面的地图和旁边的彩绘尚未完工。14号分叉路上的故居地图,和每个名人故居的彩绘,显示着这条路背后的人文踪迹。
“青岛已经用抽象的方式表达出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表达出了我们对于城市的理解。彩绘就是用更具象的方式将其描绘出来,可以作为打卡点,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作为资深设计师,刘恺阐述了城市彩绘的用意。
这些建筑,深藏于建筑之中,如同在勾勒一幅文化地图,他们带着他们的成就和作品,在这座城市中“打卡”。毋庸置疑,青岛是能够给人带来灵感的城市,无论作家还是画家,都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如老舍留下了《骆驼祥子》,沈从文留下了《月下小景》。
这里,也是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地方,如康有为很快选定傍海别墅,作为最后的定居地。周叔迦也选择在小鱼山脚下,随时可赏鱼山秋月,可览海观潮。
周叔迦在青岛,与周氏家族一起,缔造了一段段传奇。周叔迦(1899年~1970年),原名明夔,字志和,笔名云音,安徽人,著名的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他是周馥嫡孙、周学熙幼子,1912年,与周氏家族一起迁至青岛,191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在上海经营实业失败后回到青岛,潜心向佛,博涉经藏,终成现代三大佛学家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之一。
周叔迦为青岛注入了佛教精神,与这座海滨城市有着颇深的渊源。
1929年,周叔迦在青岛开办佛学研究社,1931年,他与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的叶恭绰相会于青岛,谈及当下青岛的文化面貌,当时基督教与天主教已久存于青岛,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佛教却不见于市内,实为憾事。况且340多年前,明末高僧憨山法师自五台山远来东海崂山寻那罗延,建海印寺。因此,两人决意联袂发起创设一所佛教寺院。这一动议得到了时任市长胡若愚及继任市长沈鸿烈等人的支持,选址湛山东南麓,敦请高僧主持创寺。1934年,湛山寺开建,历经11年建成。随即,周叔迦担任了青岛佛学会副会长,会址设在鱼山上的湛山精舍,与他的故居临近。这座建筑的出现是因为湛山寺需要一个为居士讲经的下院,北洋政客、将军王金钰出资修筑成湛山精舍。小鱼山成了弘扬佛法的道场。1959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湛山精舍太粗简,与周边西洋式环境不协调。当年,湛山精舍就被拆除了。
周叔迦时期的湛山寺不只是座寺庙,还是一座佛学院,培养了很多品学兼优的僧人。1936年,弘一法师来此讲律,进一步强化了湛山寺的佛学研究色彩。
蜿蜒曲折
一座图书馆曾经的辉煌
福山支路,是一条陆续诞生的道路。
德国侵占青岛后,在汇泉湾修建了一条临时官邸,门前的石块路通往会前街。之后,马路陆续向上修建,产生了分叉路,并分成了主路福山路和A字形的福山支路。
福山支路是顺着小鱼山的山势而下的,延伸至福山路和文登路。
福山支路5号,是康有为故居。对面的6号,就是著名的褐木庐戏剧图书馆。
依山傍海,适合阅读。一座戏剧图书馆的建立,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而这座藏书优越的戏剧图书馆,在当时全国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建立者宋春舫在青岛的事业,可谓齐头并进,戏剧与海洋两手抓。
宋春舫(1892年~1938年)吴兴(今湖州)人,家境殷实,前半生学业、事业顺利,爱情圆满,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然而,1924年,一次意外,让他开启了与青岛的缘分。
32岁的宋春舫,在一次骑马时,突然从马上跌落,伤肺吐血,留下了病根,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堕马变故,直接引发了宋春舫人生轨迹的关键性改变。在医生的建议下,1925年宋春舫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到青岛海滨专心疗养,以保证全天候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当然,凭借他的才华,他不可能闲得下来。可以说,1925年到1929年这四年,除了疗养之外,宋春舫还在继续专注他喜欢的戏剧教育和海洋研究。在青岛,宋春舫在青岛汇泉湾盖了一栋房子,被认为是他口中的“广莫庐”。1930年春天到1931年,他又在旁边加建了一栋独立的图书馆,把他从欧洲带回来的几千本戏剧书刊存放其中,名曰褐木庐,英文名为Cormora,聘请朱社佑为图书馆主任。
“去岁斥金四千,始建褐木庐于青岛之滨,聚书其中。今春复辞青市参事,扃户写目,匝月乃竟。盖二十年来,辛苦搜求,所获不过三千余册,财力不足,闻见有限,无足怪也。犹幸所藏,仅限一类,范围既隘,择别较易,即此区区,已为难得”,这是宋春舫在1933年的自白,讲述了褐木庐建设和藏书的前后经过。
一座私人图书馆会有怎样的藏书规模和水准?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曾感慨:“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框里,框比人高,但不及栋,我记得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装订,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闪闪发亮,也许这已经超过了书店的标准,微近于藏书楼的性质,因为他还有一册精印的书目,普通的读书人谁也不会把他书房里的图书编目。”戏剧家李健吾也对褐木庐充满了向往:“从朋友那边听到,宋先生的藏书越发丰富了,已经成为中国——甚至于亚洲——唯一的戏剧图书馆了。我做梦自己有一天飞到青岛,飞进他的书库,在那些栉比的书架中间翱翔。”多年后,李健吾来到青岛,还曾询问向往已久的褐木庐的情况。
而胡适也记录了他对褐木庐阅读的过往,并与友人进行了探讨。那是1930年8月初,胡适来到青岛,就居住在宋春舫福山支路的家中,他浏览了图书馆所藏的大量戏剧书籍,其中含多种版本莎士比亚剧作,便与闻一多、梁实秋等商议翻译西方名著问题。
在青岛城市文明史研究专家李明看来,褐木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扮演了公共图书馆的角色。1936年7月,中华图书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协会在山东大学举行联合年会,其中图书馆协会与会者131人,青岛代表包括市立图书馆许筱山、山东大学图书馆胡鸣盛、褐木庐戏剧图书馆朱社佑和民众教育馆苟孟龙等6人,“期间与会代表还分别参观了青岛市立图书馆、褐木庐和山东大学图书馆。以参加中华图书馆协会为依据,至少到1936年时候,褐木庐在功能上已经完成了公共化转变”。
1938年11月,宋春舫病故,终年46岁。逝世前,其在尚未出版的遗著第四集序言里说:“予治戏曲,二十余年矣,中间大病数次,百事俱废,独此恋恋不忍舍,好之深故为之勤也。”
就在褐木庐的旁边,就是凌道扬的故居。这位植树节的发起者之一,曾任青岛农林事务所所长,为青岛的公园建设和绿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的弟弟凌达扬是曾任教于国立山东大学外语系。
青松诉说
熊希龄毛彦文在青岁月
一条石板路,让曲折的陡坡变得有趣起来。有力的脚步声,似乎与百年来的名人重叠,数不清的文人政客走过这条小路,青岛是他们的驿站,也是他们终生难忘的城市。
福山支路在22号处形成一个回环,将游客引入通向小鱼山的方向。一个转角,一棵青松挺拔茂盛,那历经风霜的枝丫,郁郁葱葱,将一栋建筑覆盖在身下,形成油画一般的风景。
建筑的门牌号是福山支路12号,熊希龄的故居,是他来青岛避暑时租住的寓所。
熊希龄曾多次来到青岛,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先来介绍一下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生于今湖南省湘西凤凰县。他自幼禀赋聪颖,有“湖南神童”美誉,15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人生如同开挂一般。但纵观熊希龄的一生,却充满曲折惊悚。他早年参加“戊戌变法”,因病躲过一劫,否则“戊戌六君子”,就会是“戊戌七君子”。
1920年冬,熊希龄设立北京香山慈幼院,自任院长,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5年后,一位在北京求学无果陷入困境的同乡远亲求助于他,这位远亲就是后来任职于国立青岛大学的讲师沈从文。1925年8月,经朋友推荐,沈从文到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任图书管理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日后的腾飞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当然,熊希龄的传奇还在于他与毛彦文的结合。1935年2月,在女儿熊芷的撮合下,65岁的熊希龄和留美大学生、时年38岁的毛彦文在上海举办婚礼,轰动一时。遗憾的是两人相处的时间不到三年。
可以说,青岛时光,是两人在一起时最幸福的时刻。
时间回到1936年7月30日。火车站,月台上,人头攒头。时任市长沈鸿烈带领一众人等,翘首以盼。列车进站,熊希龄携夫人毛彦文,走出车厢。众人迎接上前,握手欢迎。据毛彦文在其自传《往事》中回忆:“(1936年)夏间中华慈幼协会在青岛举行年会,我俩由平前往参加,备受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热情招待,因之年会结束后即留下避暑。”
第二届全国慈幼大会于时年8月4日至8日在青岛举行,熊希龄担任大会副主席,由于大会主席孔祥熙因故没有出席,因此大会由熊希龄主持。会议期间,熊希龄参观了青岛李村乡村建设成果、青岛市立感化所(收容所)、青岛市立救济院、青岛市礼堂、前海栈桥等。此届慈幼大会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大会结束后,熊希龄夫妇继续留在青岛,感受青岛的习习海风和风土人情。
或许是青岛的热情,和美丽的风情给熊希龄夫妇留下了好印象,因此,一年后的1937年,他们再次来到了青岛。“同年(1937年)四月底,秉(熊希龄)应青岛市长沈鸿烈的邀请,由平赴青岛,筹商青岛市与香山慈幼院合办婴儿园事宜。秉拟长住青岛,故选赁住宅……六月初秉与我携菊妹(周素梅)、钦翼(同文长女),眉春(辅文女儿),两小孩及佣工等迁居青岛,致力办婴儿园,赁福山支路十二号住宅,该宅面临东海、蓝天碧水、红瓦绿树,为居家之胜地。”虽然在青岛短暂寓居,但是,毛彦文女士却感受到了那段幸福时光,令她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她在《十年流水账》中回忆了与夫君在青岛相依相偎、观海赏月的美好片段。“君酷爱观海及赏月,每逢月夜,二人步行至海滨,踞坐危石,依偎私语,水声潺潺,明月如镜,天地之大,一似仅吾二人为最有存在之价值,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每一念及,神往心碎。”
只是,平静在三个月后成为了奢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此恶劣形势下,7月21日,熊希龄夫妇只好由青岛乘轮船至上海,率领世界红十字会人员从事救护工作,上海沦陷后,又辗转到中国香港。熊希龄不顾年迈为抗战继续募捐资金,因过度操劳,突然中风,救治不及,与世长辞,享年67岁。毛彦文接下丈夫的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余生再未嫁人。1999年去世,享年102岁。
墙面和地面的色彩,装饰着道路的风景,墙面上的故居彩绘则是文人的印记,如一扇窗口,演绎着建筑背后的动人故事,有悲欢离合,亦有阴晴圆缺。
它们无言,这一切,何尝不皆是城市的风情?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