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探访青岛要塞旧址 还原一段沧桑历程

原标题:遗址,城市的脚印

在青岛的城市中,保存着众多遗址。炮台、堡垒等要塞遗址,残存在城市中,有的在山上,有的则隐没于居民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策,对德占时期、第一次日占时期等历史时期形成的格局特征及相应历史遗存进行了明文规定,因此,保护旧址也是在保存城市发展的脉络,正如青岛社科院研究员、要塞旧址研究专家张树枫先生所说,保留要塞旧址,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堂,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们真切地了解德国侵占青岛的那段历史。

追根溯源

仲家洼里觅旧迹

寒风萧瑟。雪花飘落的清晨,半岛全媒体记者与青岛古树名木研究专家、要塞研究爱好者于涛先生,冒着严寒,一起走访了仲家洼,并找到了历史地图上的仲家洼炮台和小湛山堡垒旧址。

在德占青岛时期设防图中,仲家洼有两个炮台,西炮台和北炮台,与小湛山北堡垒也就是俗称的2号堡垒邻近。它们隐藏于社区中,因为种种原因曾属于军管,现在已经处于开放的状态,所以我们能够真切地一睹掩蔽部和堡垒的真容。

在了解炮台之前,于涛先生先带半岛全媒体记者来到了仲家洼的文化广场,溯源在要塞建设之前,这片土地上平静生活着怎样一批勤劳的仲家洼人。

仲家洼,位于宝应路、宝鸡路一带,明末清初仲姓人为了生存,扛着家伙什儿从浮山所来到仲家洼开垦荒地,立屋种田,因为地处洼地,取名仲家洼。在最初的200多年间,这里只是一个很小的村落,三十几户人家住在简陋的房屋里,靠天吃饭。到上世纪30年代后期,小村落开始迅速膨胀,特别是青岛解放前夕,随着逃难、投奔亲戚等各种人群拥向这里,这个曾经的小村落变得拥挤不堪,除了仲姓以外,张、葛、胡、姜、赵等多个姓氏在此聚居,逐渐的,仲家洼变成了南仲,麻雀岭、八丈沟、菜园户也成了村落的名字,它们就是后来的西仲、东仲和北仲。当然,人们还是习惯把它们统称为仲家洼。

宝应路文化广场上,先贤仲子石像目光坚毅,左手拿书简,右手握宝剑,在追随孔子周游列国中,一方面学习儒家学说,一方面保卫孔子安全。

仲姓溯源中排在第一的说法是:史载仲姓为姬周遗苗,仲氏渊源可追溯至上古黄帝,因此仲姓是炎黄后裔数千年族系史中繁衍谱系最古老、辈分最明确、脉络最清晰的家族之一。黄帝有一个曾孙名叫帝喾,也是氏族首领,身边有八位才子,史称八元,八人中有两兄弟分别叫仲堪和仲熊,他们的后代都以仲为姓氏,是仲姓祖先。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八年七月三日观看唐以前的姓源著作《万姓录》时,发现仲氏渊源最悠久,曾说:“朕观诸谱,仲氏最古,上至轩辕,下逮子路”。“仲氏后人尊子路为始祖,仰为旗帜,感召后人修身治世、忠勇报国”。

仲家洼仲姓的历史便是子路后裔的延续。他们迁徙的说法不一,在《仲氏家谱》中记载:“仲氏由六十六代先人讳振诚其妻仲辛氏,携四子贻礼、贻瑞、贻德、贻来自即墨宋家町来浮山所定居。这一家为浮山所仲姓始祖。”于是,研究者以此为线索继续往上追溯,“子路第61代孙仲三铎,自李哥庄迁至即墨城西三十里宋家町(今即墨区普东镇王家街)”。追踪继续,到山东龙口黄县《仲氏族谱》记载的“子路第54代孙仲均美,元朝时自济宁州仲家浅迁徙至龙口”。

追踪溯源,是为了寻找来时的路。

作为仲姓的后人,仲家洼建广场,篆刻文化长廊,百人手书《三字经》,还原旧日大门和孩童读书的场景。“每天晚上,广场上都是散步的居民,大家踩着鹅卵石,围着先贤转圈”,于涛先生说。

广场不远处,就是仲家洼的要塞设施。这处设施是于涛先生采集草药时偶然发现的,家住云溪路,经常在周边寻找古树名木,偶然看到12号的居民小区内有两棵高大的无刺槐,出于职业敏感,于涛先生顺便观察了周围的建筑,因为无刺槐多为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引进种植的,那么周边的建筑是否有关呢?结果,于涛发现,无刺槐下露出了一个圆弧形的铁门,他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青岛山炮台铁门,经过专家的初步认定,这里可能与仲家洼炮台有关。

要塞遗址

堡垒和炮台,藏身居民区

巨大的墙体下,有两扇门,一扇门紧锁,另一扇门开启了一个缝隙,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是一个可以用来储藏的空间。在小区内不远处,还有一处相似的建筑,铁门更大一点,虽然已经作为小区的院墙,但仍能看出,这是一座不小的建筑工程。

张树枫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他当年曾经进去测量过,地堡分南北两块,总长44米,占地超过一千平方米,4个德制铁门和6个窗口都保存完好。4个铁门厚度也在3.5厘米左右。作为重要的要塞设施,因为还没来得及安装武器,所以通常称作掩蔽部,曾经作为“弹药库”使用。

地图上,这一带标注的是仲家洼的两座炮台,对此,对要塞设施颇有研究的郝玉林先生认为,此地应该为仲家洼炮台的一部分。

不远处的镇江路上,坐落着被老青岛人称为二号炮台的德军小湛山北堡垒。整座堡垒群坐落于太平山东麓的山岗西侧,堡垒群以东地势低凹,西部地势平坦,南接小湛山堡垒,北连中央堡垒。张树枫先生说,小湛山北堡垒群规划设计了一大、一中、一小三座堡垒,另有十一座战时备用堡垒,配备有一座发电所和一座步兵监视哨所,在德国步兵堡垒中是规模较大、地位最重要的一处堡垒。

在城市的建设中,大中小三座堡垒,差点消失,幸好于涛老师及时反应,在多个部门的联合下,置身于建筑工地的堡垒得以保留,现在成为停车场上的一幕独特风景。

“堡垒建于1898年,是德军侵占青岛后,留下的重要防御堡垒之一”,于涛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小湛山堡垒位于小湛山的东北方向,也称“小湛山北堡垒”。

“一战”研究专家衣琳老师《1914年青岛日德战争风云录》中,对于小湛山北堡垒的经历有过这样的描述:“德军小湛山北堡垒方向,11月7日凌晨1时30分,日军佐贺步兵第五十五联队长来到攻击阵地巡视,部署了攻击方案。2时许,接到日军已经攻占中央堡垒的消息后,马上要求加快工兵的掘进速度,如果遇到坚硬的土质可以使用炸药。德军外壕如果来不及挖掘或炸毁的话,就直接使用梯子攀登外壕。凌晨3时30分,日军各突击队已经做好冲锋的准备。凌晨4时,日军开始向德军堡垒射击,掩护工兵小队上前拆除铁丝网。堡垒内的德军密集的子弹射向工兵小队,日军工兵伤亡10余人,作业暂时受阻。日军见状立刻调集重机枪、山炮压制德军。凌晨4时30分,日军工兵进入壕底,在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宽2米的口子,并开始挖掘突击通道。日军第一中队冒着横飞的子弹,纷纷沿着梯子下到壕底,并贴着壕壁来到缺口处,准备通过口子向德军堡垒冲击。日军沿着口子鱼贯而出,将堡垒四面包围起来。早上5时50分,小湛山北堡垒内的200余名守军及驻守在堡垒两侧堑壕中的180余名德军见大势已去,向日军缴枪投降。”

发生在小湛山北堡垒内的轰鸣已经远去,留下的遗址上,弹孔的痕迹未消,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沧桑历程。

“触目惊心”

百年前的侵略罪证

探访过团岛山,登过青岛山,并在太平山上寻觅过要塞遗址,留存在青岛大地上的冷冰冰的建筑,记录了德国侵占青岛的往事。“炮台是德意志帝国侵占胶州湾时建筑的。青岛由德国人手里转到日本人手里,再从日本人手里接收回来,历经沧桑,留下这触目惊心的历史遗迹”。这是中国剧作家柯灵在“青岛印象”系列中写到的《魔窟》。

众所周知,青岛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早在1891年,清政府就批准在胶州湾的青岛口修建炮台,驻扎军队。自1892年起,清军将领章高元在青岛口建设了一座总兵衙门、两座栈桥码头、三座炮台、四座军营等军事设施,防御外敌入侵。但由于甲午战争影响,直到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青岛要塞仅仅建成了一座炮台——青岛炮台,安设了三座口径为150毫米的德国克虏伯厂生产的设有防盾的加农炮。而其他两座炮台工程只建设了一半,未能完工即被德军侵占。

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后,迅速在青岛大小山头、海岸线上修筑了炮台、堡垒、兵营等各种军事设施,因为他们知道青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他们也知道,自己看中了这块宝地,别的列强也会盯上这里。德军甚至进行假想敌演练,看看哪个地点或者环节薄弱,可谓做足了防御功夫。

17年的时间里,德国在30余平方公里的要塞区内,规划了9个防区,其中建设完成的为青岛与大鲍岛两区,以及台东和台西两个镇。可以说,青岛是一座在要塞内发展起来的海港城市,要塞建设未曾止步,直到1914年的来临。

纵观设防图,德军沿市区东部的太平山麓和海泊河中下游一线,构筑了南起浮山湾小湛山,北抵胶州湾内海泊河口全长六公里的步兵堡垒防御工事。德军沿防御线高地共构筑了小湛山、小湛山北、中央、台东镇、海岸五大堡垒群(即民间所称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炮台)。这些堡垒由一处大堡垒、二至四处中小堡垒组成,每处堡垒均有地下通道连接。在大堡垒周围另有九至十三个不等的战时小堡垒,用以驻兵、贮存给养、弹药和作战指挥与掩体。步兵防御线居高临下,设计周密,易守难攻。在堡垒线外侧,开挖了一道深约5米,宽约6米的壕沟,沟底和堡垒周围架设了通上电流的铁丝网,一直连接南北海滨。在壕沟两侧,沿壕沟修筑了一长串步兵掩体和火炮、机枪掩体(地堡),配置了轻型火炮、机枪、步枪等武器,构成了长达6公里的坚固防线。德军还在浮山-孤山-楼山一线修筑了外围警戒防线。

德国海军部在规划青岛要塞时,除将原清军的炮台设施予以扩建、安设新式火炮外,又先后规划建设了一批永久性大型炮台以及步兵堡垒等防御工事。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三期规划建设,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青岛要塞已基本建成。在前海一线,修筑了团岛炮台、台西镇(西岭)炮台、青岛(衙门)炮台、俾斯麦南炮台、汇泉角炮台五大海防炮台;在市区主要山头上,修筑了俾斯麦北炮台、伊尔底斯北炮台、伊尔底斯东炮台和台东镇炮台(没有安装火炮);除上述永久性海陆炮台外,德军还在战前突击建设了一批临时炮台:在面对要塞的陆地正面的毛奇山(贮水山)、台东镇和面海的伊尔底斯山(太平山)等地建造了30余座安装有中小型口径火炮的临时炮台。

而且,德军还规划建成了俾斯麦、伊尔底斯、毛奇、黑澜四大军营(后黑澜兵营改为德华大学,青岛要塞仅保有三座兵营)。另在薛家岛、崂山、胶州、高密、济南等地也修建了一批中小型兵营。同时,德军还建设了军火库、造船厂、军医院等军事设施,以上各类军事设施共同构成了青岛军事要塞的全方位纵深防御体系。

战争沧桑

炮声过后,遗址留存

抚摸小湛山堡垒的墙面,冰冷,斑驳,寒风凛冽,有声音由远及近,仿佛能够听到已经逝去百年的炮火声。

不一会儿风声渐歇,声音由怒吼变成了叹息。狂风吹开的云层中,阳光从缝隙中照耀进来,扫去了一切阴霾。挂牌“湛山炮台”旧址的大堡垒上,彩绘正在进行,脚架还在,期待完工时刻。

时光再次回到1914年。

那年的8月至11月,日本与德国在中国的青岛地区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史称日德战争,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远东的主战场。

1914年8月,日本对德国宣战。9月2日,日本陆军第十八师团和二十九旅团5万军队在龙口登陆,侵占胶东和胶济铁路,日本海军第二舰队60余艘军舰从海上攻击青岛。日本的盟国英国也出动数艘军舰和近两千陆军配合日军进攻青岛外围,逐次占领德军外围阵地,集中兵力海陆攻击要塞核心阵地。10月31日,日军发动总攻,重点争夺德军要塞的核心阵地——步兵堡垒防线,战斗非常激烈。

最惨烈的战斗在俾斯麦山(青岛山)发生。

衣琳先生研究称,1914年11月7日清晨时节,突破德军前沿中央堡垒的一支日军突击队穿过台东镇南侧沿着南北两侧的山路围攻俾斯麦山。这里的德军大部分都支援台东镇东堡垒去了,留守的德军兵员很少,面对突如其来的日军依然在顽强阻击着。在攻打俾斯麦山北炮台时,日军突击队遇到了德军在山腰处马克沁式重机枪的拦阻扫射,在损失了1名尉官及13名士兵之后,日军见硬攻不下,便绕道迂回,从山的背面包抄过来,日军的多路进攻使德军的重机枪失去作用,最后日军占领了该山头。阵地上的30余名德军士兵放下武器。这也是在市区内山头上经过血腥战斗才夺占的德军阵地。当时,日军未料想德军会如此顽抗,盛怒之下的日军在占领阵地后愤然用枪托、铁锹等将多名德军战俘打死,以报复他们在投降前的顽抗。此后,在签订了德军投降书及移交德军在青岛的一切军事要塞之后,日军士兵对德军战俘的复仇心理才慢慢平静下来。

德军在俾斯麦山上的南北炮台在整个日德战争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驻守前沿的德军最有力的火力支援阵地,同样也成为日英联军重点打击的目标。1914年11月7日清晨俾斯麦山这些巨型火炮的沉寂预示着战争的结束,这场短暂又惨烈的争夺战随着德军自行炸毁所有火炮并向穿插而至的日军突击队放下武器而落下帷幕。

美国记者杰弗逊·琼斯坐在浮山山顶上,亲眼目睹了青岛山要塞的两门大炮被日军的海上炮火彻底打哑。战争最后,“当日军参谋军官进入青岛失陷的要塞时,满目疮痍,德国守军用炸药和硝化甘油摧毁了所有的大炮,将一切但凡能够拆除并可能作为占领者战利品的物品统统拆卸掉”,“德国人几乎没有留给日本人什么值得炫耀的‘遗产’”。只留下了钢制炮座和水泥炮室,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青岛的历史见证。

在这次战争中,日本出动60余艘军舰和5万陆军,在英国军队的协助下向据守在青岛要塞的德军发动海陆空立体式攻击。德国苦心经营了17年的青岛要塞、城市、港口和胶济铁路被日本占领。青岛要塞是德国为长期侵占青岛和争霸世界而规划建设的一处大规模的军事设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战场,是德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同时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12/18 07:44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