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机市场格局或再生变数 国内厂商加码高端市场“较量”升级
本报记者 贾丽
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12月13日,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公开了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称苹果将以24.6%份额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实际上,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今年10月份苹果手机销量就已经超过了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该报告还显示,小米、OPPO和vivo在全球市场排名为第三至第五,预计第四季度市场份额都将下降。但国产手机在冲击高端市场方面动作频频,此前小米已公开宣称“正式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荣耀CEO赵明近日也表示:“苹果并非不可战胜”。而华为、OPPO、vivo则加在快芯片及系统自研。新势力realme也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欲跻身国产手机阵营前列。
两大巨头“贴身肉搏”
以45%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今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幅萎缩。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9亿部,环比下降0.9%,较2021年同期下降11%,而第四季度的市场前景也不乐观。TrendForce预计,2022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16亿部,与第三季度相比增长9.3%,但低于去年同期。
而在这一背景下,市场竞争更为惨烈,在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市场连续9年(2012年-2021年)拿下全球第一“宝座”的三星,已被苹果赶超。
TrendForce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苹果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三星。三星手机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第三季度的22.2%下滑到第四季度的20.2%。另一方面,苹果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第三季度的17.6%飙升至第四季度的24.6%,超过三星成为第一。两大巨头合计占比达到约45%。而三星手机销量也告别高增长,第三季度的出货量为6420万部,比上一季度环比仅增长3.9%。
对于三星手机市场份额下滑的原因,咨询机构纳弗斯分析师李怀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市场经过一年的充分竞争后,三星在高端市场竞争力减弱,除了折叠屏手机,其高端机型出货量相对下降幅度较大,苹果在10月份已实现赶超。另外,由于需求减少、库存压力趋高,三星进行了多次砍单,预计将进一步减少第四季度的出货量。”
今年以来,三星多次被曝出缩减订单及采购量的消息。在三星出货量收缩的同时,其强劲的竞争对手苹果由于新机发售而相对处于手机的上量阶段,手机市场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第三季度发布新机后,第四季度通常是苹果手机传统的出货旺季,位居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也不难理解。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与三星已占据近45%的市场份额,各有竞争优势又互为竞争对手,这一市场变化反映头部企业竞争的激烈。明年市场依然存在众多风险因素,手机市场出货量整体上行仍存较大压力。”Omdia移动终端市场首席分析师李泽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手机市场正处于变革前夜
国产手机暗中“较量”
在两大手机巨头比拼升级之际,国产厂商在高端市场竞争也更加白热化。国内手机行业在竞争态势、产业链布局、换机周期等方面均已发生变化。
根据TrendForce数据,第四季度国产手机厂商小米、OPPO和vivo排名第三至第五,位居苹果、三星之后。由于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减少和印度经济增长缓慢,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未来将面临重要挑战。
从竞争态势来看,虽然压力依旧存在,但小米、OPPO和vivo均联合产业链企业向高端市场寻求突破,并有实质性进展。vivo首席运营官胡柏山近日对外表示,国内市场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销量并没有下滑,反而有所增长。华为也在借折叠屏手机等强势回归,华为Mate50系列出货量年底前或将达到千万部,而业内预计2022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600万部,那么华为占比就超六成。
在技术及产业链方面,国产手机厂商在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个长赛道进行长期战略性投入,并合纵连横进行资本联姻。李怀斌认为,其中,小米与莱卡、vivo与蔡司、OPPO与哈苏都加大了合作力度,联合研发高端手机产品。荣耀也获得了京东方的投资入股。
在换机周期方面,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调查,2022年,整体换机周期已经达到了43个月,尽管明年市场表现会有所回暖,但依然不会低于40个月。这意味着,今年购买了新机的用户,在未来三、四年内都不会考虑更新换代。在北京达睿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马继华看来,手机市场整体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手机差异化程度不高,用户换机周期拉长,苹果的用户忠诚度更高,价格方面也全面布局,所以份额相对稳健。
马继华认为:“iPhone14的整体销量表现实际上不如预期,或许给安卓阵营创造了新的机会,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也有着不俗的销售成绩,智能手机厂商们可以考虑减缓机型迭代的频率。虽然短期内难以撼动苹果地位,但国产手机厂商有其性价比、灵活性和生态优势。手机市场正处于变革的前夜,所有厂商都应该不仅仅是关注销售量,更关注未来终端形态以及更多智能终端,押注硬核技术,在柔性屏产品、产业链联合创新等领域做前沿性布局,才有望实现赶超,抢占先机。”
[来源:证券日报网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