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启 机器人跑马有何难点

原标题: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启 机器人跑马有何难点?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13日鸣枪起跑。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要突破的技术难点是什么?一场马拉松比赛都考验机器人的哪些能力?在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考验机器人稳定性、可靠性和续航能力

刘维亮介绍,马拉松对机器人奔跑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续航能力要求非常高。人形机器人要完成马拉松比赛,需要突破本体架构和关节、高可靠性长距离奔跑算法、测试验证等关键技术。

一是适用于长距离奔跑的一体化关节和本体。人形机器人的本体是实现一切运动性能、操作性能的基石,一体化关节作为人形机器人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整体性能的上限。为完成马拉松比赛,需要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及其散热技术,优化关节运动范围、优化仿生足底、突破电池快换技术,解决关节过热和本体稳定性问题。

二是人形机器人核心算法开发与适配。人形机器人通常模仿人类的骨骼和关节,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很高,需要精确控制各个关节的运动。在马拉松长距离奔跑中,需要突破高可靠性快速奔跑控制算法、高精度定位算法、动态避障导航算法,解决人形机器人高速奔跑稳定性和自主导航定位问题。

三是面向马拉松场景的测试验证。就像运动员参加马拉松比赛需要长期训练备战一样,人形机器人也需要进行多轮测试训练,解决长时间、高强度奔跑中机器人的续航、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此外,马拉松比赛路况环境复杂多变,有转弯、上坡、下坡等多种路况,对人形机器人的适应性要求也较高。

北京将打造百种应用场景示范

刘维亮表示,北京市将打造百种应用场景示范,推动机器人在特种危险作业、医疗、水务、教育等典型场景示范应用。

一是鼓励国家电网开放安防巡检场景,支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国家电网亦庄供电公司合作,完成安全巡检、合闸、分闸等带电作业任务。

二是与市卫健委、市医管中心合作,鼓励医院开放手术治疗、手术耗材运输、药房智慧化管理、门诊问询等多个场景,牵线机器人企业与安贞医院开展测试验证,提升医疗服务智能化水平。

三是与市水务局、市水利中心合作,鼓励各水利相关单位开放智能巡检、水面清洁、水下清淤、水质检测等多个场景,组织机器人企业与市水利中心下属单位开展应用示范活动。

四是与市教委、市数字教育中心合作,鼓励中小学开放校园场景,组织机器人企业与学校进行供需对接,针对学校需求定向研发,支持机器人产品走进课间、走进课堂。(完)

(记者 徐婧)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3/06 07:07
·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