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于10月18日隆重开幕,信网寻找青岛榜样力量,为十九大献礼。
头条新闻
牛绍辉:要留人才先留胃 食安只是最低标准
牛绍辉认为,企业要留住人才,先留住人才的胃。食品安全只是个最低标准,“我觉得企业在饭菜口味上都值得琢磨,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只是个起点。” [详细]
青岛机场“大脑”潘超:运行指挥100万架航班零差错
14年来,潘超和他的指挥团队共指挥100余万架次航班安全始抵青岛机场,并保持着4万1千小时现场调度零差错、5110天运行指挥零事故的记录。 [详细]
热点报道
石老人食药监管所杨斌:忙时一天接打200个电话
身在基层,杨斌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一天接打200个电话是他工作的常态,在食药监管领域,杨斌一步一个脚印,他常说:“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为严把食品安全关 他把家搬到了王哥庄
王哥庄毗邻崂山景区,各种农家宴达900多户,还有大中小型超市1000多家、茶厂27家、矿泉水厂17家……业态种类多、分布广,食品安全尤为重要
国网运检班长汤磊:一天辗转500公里抢修电路
为确保市民的用电安全,汤磊总是随时准备好赶往抢修现场。十年间,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是在深夜接到报修电话,也记不清有多少次通宵完成抢修任务。
社区民警王晓龙:点亮居民回家路的守护神
小到维修电线,大到逮捕罪犯,王晓龙做起来都游刃有余。今年,已经是王晓龙当社区民警的第9个年头,他所负责的社区犯罪率明显下降,而民众对于公安的满意度也明显上升
李广川和他的《市南消费者》:正确引导消费维权
一本杂志,一份情怀,李广川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长期的消保工作经验,让他深刻意识到,辖区内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的缺乏
城阳巴士“最美乘务员”:十米车厢是她第二个家
十米的公交车厢,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承载他们回家的一个移动车厢,但对高雪梅来说这十米车厢却是她的第二个家。
美女老师人美心善:用爱守护自闭症患儿
自闭症恢复起来很慢,完全康复的几率又很低,不断地指导孩子做训练,但是效果却不是立马能看到的。有些家长见到孩子恢复的慢就会怀疑老师是不是没有好好教,就会不断给老师施加压力
城阳巴士“首席技师”:自创行车标准还是省油达人
我每一步的驾驶动作都关系着乘客的乘车体验,所以在开车时,我会特意注意路况提前进行研判,放缓操作车辆的速度,让乘客在乘车时尽量感受到舒适平稳
志愿者为老人们送温暖
志愿服务队的徐女士表示,这项公益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有时会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解答问题,也会有专业的医生指为老人们检查身体,指导他们合理按时用药
乘客突发疾病 驾乘联手救援
10月16日下午15时左右,青岛公交378路车行驶至和达中心城站时,车上一位女乘客突然昏迷失去意识,驾驶员赵书霞立即将公交车靠边安全停稳,并对犯病乘客进行了急救。
公交司机爱心接力现真情
近日,一则公交驾驶员帮老人把轮椅上的孩子推上车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最开始帮助这位老人的就是青岛公交集团城阳巴士117路公交驾驶员张君雷。
青岛运管“活地图”:笑对威胁让违法者哑口无言
张仁君既是同事们眼中的“活地图”和“包打听”,还是违法者眼中的“硬骨头”。无论面对违法者的言语威胁还是尾随跟踪,张仁君在执法时始终秉承着公正无私,严格执法的宗旨。
“铁面无私”也有柔情暖心
金珂,是青岛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的副科长,作为担任执法一线岗位近16年的老员工,在同事眼中总是做得多说的少,顾大家而弃小家
青岛民警耗时半年辗转两地寻失主
为归还被盗财物找寻失主,青岛市公安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辛安路派出所民警侯杰,辗转两地利用粘告示,查车牌等方式,最终在时隔半年后找到了主人。
青岛有群“好司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青岛“好司机”是一个由多行业人员与志愿者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现在拥有2500多成员,短短三年时间,这个以示范文明出行、营救车辆突发故障为主要目的的公益组织,正迅速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