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首例纸浆“三单”融合业务落地山东港口
日前,中远海运“创新轮”缓缓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码头泊位,完成纸浆货物入库,标志着全国首例纸浆“三单”融合业务落地山东港口,为全国港航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经验。
所谓的“三单”,一是指货物装船后在GSBN(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平台产生的电子提单;二是船舶到港前,GSBN平台将电子提单数据推送到山东港口“云港通”平台,客户在“云港通”发起申请,将电子提单换成电子提货单;三是客户如有仓单质押融资等需求,可以在山东港口“港云仓”平台申请出具电子仓单。
“三单”融合,打破了上述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壁垒,从过去繁琐且效率低的纸质单据流转,转变为通过数据共享为货物办理“电子护照”,实现一路畅通无阻:船公司通过GSBN区块链平台签发电子提单,几分钟后,提单数据跨越重洋直达港口系统。货物在海上航行时,山东港口“云港通”平台已自动生成电子提货单,同步共享给海关等相关方。当货轮靠泊的汽笛鸣响时,货主在手机上就能看到货物实时位置、完成费用支付并预约提货车队。如有融资需求,客户还可以在山东港口“港云仓”平台申请电子仓单,不仅自动关联报关信息,还能作为融资质押凭证。
山东是中国最大的造纸省份之一,山东港口是中国最大的纸浆进口港,辐射我国整个北方、中西部地区和日韩等国,每年纸浆吞吐量近800万吨,已构建起成熟的纸浆装卸仓储物流体系。“‘三单’融合后的这套数字化管理系统,让每个物流环节的数据自动衔接、实时验真,整个流程用时从周级缩短到小时级,给传统海运插上了‘数字翅膀’。”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货运计划员管善强介绍。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纸浆运输的效率与安全性,为纸浆贸易高效运转提供了保障。
据介绍,“三单”融合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每单货物还可节省快递费、换单费500-600元。“新模式全流程电子化,效率大幅提升,而且安全性高、可追溯,期待这种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在更多货种推广。”来自山东加林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的客户真切地感受到了“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带来的便捷。
此次模式创新也是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的升级。在纸浆贸易领域,传统的代开证等单一融资方式,限制了与外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三单”融合业务通过数字化手段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让客户可以在“提单—提货单—仓单”中的任何一个单据环节发起融资,为纸浆行业上下游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融资方式,推动行业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记者 范薇 通讯员 马文凯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