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营亿吨现代化大港加速崛起
编者按
2025年建成亿吨深水大港!不久前,加快东营亿吨深水大港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的召开,为东营港定下发展基调,吹响了现代化亿吨大港加速崛起的号角。近日,记者现场探访东营港建设。据了解,今年1-6月份,东营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906万吨,同比增加27%,其中外贸进出口货物完成861万吨,同比增长超5.6倍。随着5万吨集装箱码头、10万吨通用码头以及25万吨单点系泊码头相继投用及建设,东营港2025年建成亿吨大港目标,指日可待。
□ 本报记者 杨珂 李明
本报通讯员 陈仕钊
现场探访: 5万吨集装箱码头即将投用
秋初,站在东营港原油码头,万里海天一望无垠,远道而来的油轮鱼贯而行,数十米高的卸船机挥舞“巨臂”作业。远处海域,一艘艘油轮停泊在锚地里等待靠泊。
在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项目现场,2台集装箱岸桥、6台集装箱场桥全部装配完成,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首个集装箱专用码头工程海上施工的结束。该码头预计10月份投用,可靠泊5万吨级集装箱船,年运量达到30万标箱。
该码头也是东营港海铁联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港海铁联运项目由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通用泊位、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东营港区环抱港池内航道工程构成。项目的实施完善了港口功能,弥补了东营港码头货种单一、功能不足的短板,叠加一突堤铁路专用线,集疏运体系更加畅通,码头作业效率更加高效,港口服务能级得到大幅跃升。
东营港,这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近年来大项目接续不断。10万吨级通用泊位、集装箱码头、25万吨级单点系泊相继建设,49公里的“码头——库区——企业”公共管廊、300公里的原油暨成品油长输管道、国内最长的疏港铁路贯通港区,油品仓储能力达到2200万立方米,海铁公管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完善,码头、库区和企业通过公共管廊实现了无缝衔接。
进入2024年,东营港愈加繁忙。今年1-6月份,东营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906万吨,同比增加27%,其中外贸进出口货物完成861万吨,同比增长超5.6倍,港口对东营市外贸进出口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接续奋斗: 成功迈入深水大港行列
放眼世界,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东营港居于龙口港到黄骅港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之间中心位置,内联鲁北、鲁中、鲁西经济腹地,是晋冀豫部分地区最佳出海通道。”东营港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龙说。除了区位优势,极为难得的是,东营港还是环渤海地区泥质海岸中建港条件最好的,负10米、负15米水深到岸边距离最近,泥沙淤积问题也不明显。
近年来,东营集全市之力推动东营港实现突破发展,已累计投资超200亿元,建成了13公里引桥,13公里南、北防波堤,59个码头泊位(其中对外开放31个)。同时,投资48.32亿元建设东营港海铁联运项目,初步实现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综合物流体系。
随着东营港腹地范围港口物流需求的快速增加,东营港作为环渤海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特色港口的地位日益凸显。去年11月15日,来自新加坡的“韦斯娜”号油轮缓缓靠泊东营港10万吨级原油码头并顺利接卸,标志着东营港1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式启用。近日,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及配套工程项目也完成相关工程建设,东营港正式进入深水大港时代。
未来可期: 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朱胜勇介绍,东营港经济腹地广阔,可直接辐射东营、滨州、淄博、德州四市规模以上炼厂,其中东营市一次加工能力就达到7000万吨。随着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有序推进,包括万达鸿丰化学、亚通高分子新材料和富海芳烃综合利用等总投资近千亿元项目陆续上马,运输总需求大大增加。
大码头的投用也给港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之前由于港口泊位供给不足,船舶排队是‘家常便饭’。滞港超过规定期限就要支付滞期费。”山东宝港国际股份公司营销中心经理罗玉娟说,东营的地炼企业都要拿滞期费,有的甚至每年支付滞期费超过1亿元。如今,大码头的投用大大缓解了这一现象。
滞港费之外,大码头的开通还大大降低了腹地企业运输成本。以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为例,项目建成投用后,中东地区25万吨国际油轮可以在东营港直接接卸,将比从周边港口通过长输管线输送原油每吨平均节省30-50元,每年节省运输成本超10亿元。同时还将大大降低企业汽车运输比例,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趋零,有效减少危化品运输事故。
目前,东营港区吞吐量已突破7000万吨。根据省政府批复的《东营港总体规划》,码头泊位全部建成后,港口吞吐能力可达到2.45亿吨。将逐步发展成为以液体散货为主,兼顾散杂货、集装箱、客滚等货物运输的综合性港口,旨在发展成为黄三角地区辐射晋冀区域性的综合物流中心。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