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传统文化与戏剧的双向奔赴 折射出济宁的创新基因

原标题:传统文化与戏剧的双向奔赴,折射出济宁的创新基因

8月27日,“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济宁落下帷幕。

半个月时间里,这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戏剧节”赚足了眼球和流量,也给举办城市打开了一扇艺术之窗。

聚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的济宁,这次把目光瞄准高雅艺术——小众化的戏剧,大张旗鼓举办戏剧节,为什么要这样做?效果如何?给城市文旅发展有何启示?

是创新创造,更是实践

8月13日至8月27日,济宁成了戏剧的天堂。

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相聚济宁尼山,谈戏论剧;11位青年导演的10部原创剧目、5部特邀剧目和4部高校青春剧目轮番上阵,以飨观众。

张艺兴、陈数、孙红雷、倪大红等一众国话大咖接连亮相期间的艺术工坊、大师讲堂等活动,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文艺青年互动交流,传递戏剧坚定又温暖的精神力量。

在孔孟之乡济宁,已连续举办了39届国际孔子文化节、8届世界儒学大会、8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20中国网络诚信大会、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等重大文化活动,充分彰显了中国形象、齐鲁风格、济宁特色。这次将目光瞄准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小众化的戏剧,背后是何考量?

开幕式上给出了答案。以“传承千年文脉、发扬民族精神、强大文化自信自强、推动艺术创新创造活力”为理念,创造性演绎、创新性展示了一场深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文艺表演,拉开了戏剧节的大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也坦言了期望,即表达对圣贤智慧的敬意,传达对文化经典的转译,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交融,让儒学传承与戏剧艺术互创作。

随即,一场儒学传承与现代艺术的对话精彩上演,一场青春与戏剧的碰撞激荡开来。

是文化认同,更是自信

上演的10部原创剧目以新经典、新田野、新城市为主题,展开与传统、现代、思想、生活的“对话”。为期半个月的戏剧节上,现代戏剧艺术与传统文化思想做到水乳交融了吗?

人民网8月21日报道,离话剧《夜行记》开场还有1个小时,观众就在剧场外排起长队。这部取材于孔子“陈蔡之厄”典故的作品,通过现代剧场语汇传递儒家思想的影响。该剧导演李瑜说:“希望青年人也能像剧中人一样,遵循心中的光,一路前行。”

随后来自齐鲁网的报道显示,从官方预约渠道来看,一些热门剧目的门票业已售罄,甚至有戏剧爱好者在社交平台表示一票难求,充分彰显了戏剧对公众的强大吸引力。

8月19日至20日,舞剧《西游》在济宁大剧院上演。该作品以悟空的视角,结合《西游记》中重要的剧情展开舞剧叙述。作品将舞蹈语言与当代艺术进行融合创作,运用西方交响乐、中国民族舞蹈等元素,阐释对于中国经典名著的理解。

一名观众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很有新意,这个舞剧从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它主要是表现的一个人的一种个性和内在的一种力量,它是让你自己去和舞蹈和音乐共同去理解这个作品。”

小众的高雅艺术受到欢迎,是这次戏剧节在传承传统文化、转译文化经典中的市场反馈之喜。

不过,也有一种声音认为,济宁这场戏剧节的成功应归功于暑期档旅游旺季所带来的人气效应,至于有多少观众或游客是专门奔着看戏而来的尚待推敲,然而期间鲜有街头巷尾的表演显得美中不足。

是文旅协同,更是控潜

今年一季度,济宁尼山圣境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同比增长42%;五一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创开业运营以来新高。暑假期间接待的大部分是研学旅游团,客流量翻倍增长,每晚金声玉振广场和至圣广场都人山人海。

落地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举办系列戏剧艺术活动,这是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艺的一种融合延伸,还是另辟蹊径、尝试新兴文旅业态?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系副教授、旅游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孙丽认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始终是文旅产业的崭新课题,济宁尤其是曲阜尼山的文旅市场已经具备向艺术领域开拓的实力,“‘尼好,戏剧!’也将助力尼山向国际一流文艺名镇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话剧市场已呈现饱和,二三线城市小众的文艺需求出现快速增长。济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历史底蕴、坚实的文旅市场,这将为文化和艺术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保持开放姿态,引进文化元素,让高雅艺术赋能文旅融合。”孙丽说,匆忙的游客游览过历史文化后,为观看话剧等艺术展演再停下脚步,从营销角度看,这是令市场梦寐以求的“一日游变两日游”。

她同时分析说,今后,济宁会以更开放的姿态引进多元化文化元素,让古老的“东方圣城”焕发更多新文艺活力。

一个城市的高度不仅取决于经济指标和高楼大厦,更在于文化品味的深度;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仅写在史书上,更包括着高雅的小众艺术的普及程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话剧等艺术展演便具备了城市文化底蕴的检验功能和文化开放的标签作用。

“尼好,戏剧!”8月份的这场文艺盛宴给济宁聚拢了大量人气和青春活力,点亮了城市文化成长路,城市也必将因文化开放融合变得更具魅力。

记者张夫稳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胡晨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8/29 18:23
· 来源 ·
齐鲁晚报
· 责编 ·
胡晨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