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市财政局聚焦“优选评价项目、细化工作标准、提升评价效能”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不断推动财政绩效评价提质增效。
聚焦重点领域,优选绩效评价项目
在组织市级预算部门全面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财政工作实际,采取“点题”与“选题”相结合的方式,精心选取绩效评价项目。优先选择政策性强、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政策项目开展评价,涵盖产业发展、科技教育、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涉及“四本”预算和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债务、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专项领域。
聚焦提高质量,细化评价工作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2025年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实施方案,明确评价内容、方式、程序等,确保评价工作有序进行。一方面,突出绩效评价关口前移。要求开展评价前认真开展预调研,明确评价重点和方向,有针对性地提炼评价核心指标,做到靶向发力、个性定制、一项一策,确保评得准、评得实、评得有用。另一方面,加强绩效评价质量全过程跟踪和监管。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严格落实“三会一考核”(方案答辩会、中期报告会、报告评审会、对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切实提升绩效评价报告质量,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绩效评价结果有效应用奠定基础。同时,抓实绩效评价基础工作。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支出、政策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报告模板,提高绩效评价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聚焦改革创新,提升绩效评价效能
聚焦财政科学管理主线,紧扣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任务。首次开展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整体绩效评价,探索构建全面、系统、完备的绩效评价指标框架,重点关注收益上缴、支出结构、使用效果等情况,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整体效益。探索开展核心指标“快评”,围绕解决评价周期长、应用滞后、时效不强等问题,简化评价流程,探索关键指标“素描”、核心指标“点睛”判断的“快评快用”新模式,督促部门“即查即改”,提升绩效评价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加大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和政策调整实质性挂钩力度,将事后评价与事前评估、预算评审紧密衔接、形成闭环,为零基预算改革提供支撑,推动财政资源高效配置。文/王梦婷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