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胶济铁路、G20高速等重要交通线纵横穿过,为此建设的大小39处桥涵洞,便成为街道和沿途村庄内连外通的必经要道。
“由于地理条件和下水管道限制,每到下大雨总会有一些涵洞积水,影响安全通行,靠人工排查才能确认哪里积水,”街道综合治理中心调度员修坚理指着水位卡尺监控说道:“现在不怕了,有了这套预警系统,水位一旦超过警戒值,就会自动推送给中心和最近的排水管理员,确保第一时间现场处置,治理工作也更加主动及时了。”
放眼望去,用于派发民生诉求的网格化信息指挥调度平台,用于线上纠纷调解的互联网诉讼服务站,用于监测村庄起火的基站巡防探头等各类数智化设备、方案纷纷落地应用,拉起了蓝村街道多元治理“治未病”的“防护网”。
自3月份即墨区开展“夏病春治”专项行动以来,街道综治中心按照“靶向施策、刚柔并济、疏堵结合、系统长效”的工作思路,制定《任务配档表》,压实责任链条,聚焦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占道扰民等5类重点问题的预防与治理,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生活舒心、放心。
入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的华骏物流园,是辖区核心物流运输枢纽,园区门口的餐饮小商贩生意也非常火爆,但部分商户占道经营的问题是一直以来的“顽疾”,不仅阻碍交通,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郭春达队长表示,“我们既得考虑民生便利,又要注重安全合规,不能让货车司机饿肚子,也不能让商贩乱摆摊。”为此,中队采取“柔性沟通+刚性执法”的工作方法,一方面加强教育劝导和普法宣传,明确执法用意,提升商贩法治、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集中开展专项巡查取缔行动,清理违规摊位40余处,并协调商贩入驻合法经营场所,“疏堵结合”,实现管理服务、还路于民的有机统一。
“防治并举、未诉先办”也是街道此次“夏病春治”专项行动的发力点。据街道综合治理中心负责人崔贤明介绍,中心充分发挥“1165”基层治理体系的机制优势,运用“复盘+预警”“考核+督办”工作模式,充实网格员、物业、志愿者三组巡查队伍力量,协同联动、数智赋能、动态管控、标本兼治,为群众安居乐业、城镇平稳运行提供坚实保障。3月以来,累计排查整治小区电动车违规充电、商户燃气设施老化等安全隐患23项,再造优化桥涵防汛、清淤等处置流程,以及政务热线、“即诉即办”等办理流程7项。
下步,蓝村街道将以“夏病春治”行动为契机,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持续推进“平安蓝村”建设,着力将季节性专项治理转化为系统性民心工程,切实筑牢民生安全防线。文/王田义 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