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知道‘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吗?熬夜玩手机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近日,在青岛市即墨区书香中学的教室里,全国基层名中医张秀芹以《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理念为切入点,结合青少年常见的近视、脊柱侧弯、失眠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医防治策略,并现场演示“望闻问切”诊疗技法,引导学生感受中医辨证思维的魅力,台下抢答声此起彼伏。
这是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宣讲进校园活动的生动场景。今年以来,即墨区组织中医药专家团队走进学校,创新开展中医药健康沉浸式宣讲,用“辨药材、制香囊、练护颈操”等趣味实践,将晦涩的中医理论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为师生送上了“健康大礼”。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这类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观念,更是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谈及中医药文化宣讲进校园活动,书香中学黄义东校长表示。
在龙泉莲花山小学,骨伤科专家孙仕润通过趣味互动讲解阴阳学说,带领学生练习护颈操。在实践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分享艾草泡脚、穴位按压等家庭实践经验,一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说:“原来揉揉耳朵也能提神醒脑,我回家要教给爸爸妈妈!”
草药知识也能“玩”出花样。在即墨区七级小学的中药辨识课上,医师李丹用“薄荷似精灵裙摆”的童话比喻,让学生们通过触摸玫瑰、枸杞等药材,揭秘不同药材的特性,探索“药食同源”的奥秘。制作香囊环节,孩子们化身“小药师”,争相调配个性化配方。有的学生还创新设计出个性化香囊赠予家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我要把香囊挂书包上,让大家都闻到我调的香味!”一位四年级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作品。
教师群体的健康同样被“精准关照”。针对颈肩腰痛、咽喉炎等职业病,专家团队带着浮针、头针技术走进校园,为老师现场缓解疼痛,并设计出“课本当哑铃做侧平举”“呼吸配合伸懒腰”等办公室微运动。此外,专家团队还为前来咨询的教师提供了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从“闭门读经典”到“动手学中医”,这场文化传承已悄然生根。去年以来,即墨区累计开展中医药健康宣讲活动80余场。即墨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张秀芹表示,未来将通过“名医走基层”项目,推进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家庭、进机关,通过“中医药文化宣教+实践体验”的沉浸式宣讲模式,为群众带去健康的同时,为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颜世慧 于明洲 于晓娜 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