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向“海岛游”出发 青岛竹岔岛、灵山岛等旅游开发加速高端化

原标题:旅青下一站:向着“海岛游”出发

连日来,竹岔岛综合开发相关招标计划的发布,搅动着青岛旅游的“一池春水”。根据该招标计划,竹岔岛将布局度假村、酒店等业态,一个现代化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呼之欲出。市民游客不禁再一次畅想:我们距离“畅游海岛”,还有多远?

作为青岛服务经济的活力引擎,海洋旅游发展广受关注。随着全市旅游品质的持续提升,过去一年,青岛海上旅游取得突破,邮轮旅游出新出彩,滨海旅游底蕴不断丰富,但海岛旅游却因为较大的开发限制和难度,面临着诸多挑战。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文化旅游品质,深化海岛旅游开发攻坚。竹岔岛的消息传来,让人们对海岛旅游发展的新图景期待值“拉满”。通过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海岛旅游度假产品开发,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端海岛旅游度假品牌,无疑将为青岛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培育时尚文旅消费带来新的关键动力源。

竹岔岛一期工程即将启动

近日,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上的一条招标信息迅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竹岔岛综合开发项目酒店建设工程(设计)招标计划显示,预估将投入19.04亿元用于竹岔岛综合开发项目酒店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全过程设计及相关后续服务。这也预示着,竹岔岛开发终于从愿景走向实景。

竹岔岛的未来什么样?从业态定位和布局来看,竹岔岛将呈现一个现代化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招标计划显示,此次涉及项目分为竹岔岛度假村建设工程和南屯酒店建设工程,其中,竹岔岛度假村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约89亩,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0.5万平方米,布局高端民宿、特色餐饮、海上休闲运动、康养水疗等业态。南屯酒店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约51亩,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布局宽敞的精致客房、综合码头、特色餐厅、酒吧及休闲咖啡厅、天空泳池、SPA中心、休闲设施等业态。

作为青岛市海岛开发的首个布局点,竹岔岛的开发肩负着为全市海岛旅游提供“样板”的特别意义。2024年4月印发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显示,西海岸新区将打造竹岔岛开放型、地标性、世界级海岛度假新渔村。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2025年工作计划显示,今年将突破海岛游,加快竹岔岛综合开发,于今年一季度陆续启动包括生态修复在内的竹岔岛一期工程。

“从海岛开发的角度,结合此次公布的业态规划,有三个领域需要重点关注。”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刘康结合多年海岛开发研究经验,将目光重点投向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和特色文旅产品开发。

“首先,规划中提到要布局高端民宿等业态,如果要发展高端海岛旅游产品,基础设施方面尤其是陆海交通衔接上至少要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保障,除了传统的通勤船舶外,还需要诸如豪华游艇、小型快艇甚至是直升机等,仅靠大众化的海上交通模式恐怕难以满足需求;其次,优良的陆海生态环境是海岛高端文旅产品开发的基础,限于海岛自然地理条件,竹岔岛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海岛陆地空间有限,面临的环境挑战更大,如果生态环境做不好,很难打造高端文旅产品;最后是海岛旅游产品的设计,海岛旅游开发成本高,如何有别于滨海同类产品,实现海岛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发展,北方海岛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样板,即使是欧美的一些北方海域旅游海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突出海岛文化底蕴与自然特色,打造特色文旅融合产品,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只有统筹海岛旅游开发、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精心谋划,合理定位,海岛旅游开发才能有好的投资回报。”刘康说。

全市海岛旅游亟待突破

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被写入城市核心功能定位。817公里的海岸线、49个海湾和120个岛屿,成为青岛旅游产业发展的蔚蓝宝藏。进一步挖掘海洋旅游潜力,海岛游的突破多次被重点提及。《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将海岛旅游突破列为六大攻坚行动之一,明确加快竹岔岛、灵山岛、小管岛等海岛旅游开发,打造海岛旅游新样板。

从目前全市海岛旅游开发情况来看,灵山岛建成了全市第一处海岛型旅游景区。早在2021年,灵山岛就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2022年,成为青岛首家“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2023年,获评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培育单位。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作为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生态旅游区环境优美,山海风光壮丽,地质景观独特,岛屿及其周围海域生物多样性明显,初步形成了以运来石、虎嘴崖为基础,以环岛滨海观光线为主线,以运来石、虎嘴崖、洋礁石等为景点的“一线、三区、十二景”的景区体系,推出了生态旅游、渔俗体验、疗养度假等多项旅游项目。截至去年11月,岛上在营的渔家宴、民宿业户67家,提供床位约2000张。社交媒体平台上,特色的看海民宿吸引大量年轻游客到来。从文旅部门的计划来看,今年将推动灵山岛积极融入“海上看青岛”观光线路,加快“奥帆中心—灵山岛”航线开通。

位于即墨区的小管岛,是全市海岛旅游开发中另一个重要点位。即墨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2024年重点工作执行情况透露了小管岛开发的进展,目前,即墨区已经形成小管岛全岛旅游开发策划方案,小管岛景观生态开发工程、服务中心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码头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还启动了小管岛特殊区域详细规划编制。

“青岛海岛众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天然的旅游优势,但海岛旅游起步较晚。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一定要突出特色,尤其要注重休闲、度假、商务、康养、体育等高端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在海岛上的停留时间,提升重复旅游的意愿。”青岛市社科院文史所副研究员吕绍勋建议,加强政府和旅游服务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体系,消除发展瓶颈。

陆海联动形成复合产品体系

今年,青岛将开展旅游强市建设行动,在海洋旅游方面,将完成全市海上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深化海上旅游资源整合和海岛旅游开发攻坚。竹岔岛、灵山岛、小管岛等的海岛旅游有序推进,有望为青岛海岛旅游发展打开全新的局面。

“要实现青岛海洋旅游格局的提升,必须得有海上旅游的突破。作为一种重要的海上旅游活动空间和海上旅游网络支点,海岛旅游开发是实现全市海洋旅游突破的重要抓手。海岛旅游开发离不开海陆联动,陆基服务保障是影响海岛旅游开发的决定性因素。一些重点海岛旅游开发,如竹岔岛、灵山岛、大小管岛等要和凤凰岛、大珠山、崂山等文旅资源开发联动,将海岛作为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的延伸和区域旅游的亮点,同步做好岸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产品设计,实现滨海与海岛旅游的协同发展。此外,由于青岛沿海海岛大多体量较小,‘一岛一品’很难实现,可以考虑多岛联动,统筹邻近的大小海岛旅游开发设计,开发环岛游、跳岛游、联岛游等产品。青岛滨海旅游客源丰富,海岛文旅资源品质也不错,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海岛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刘康坦言,海岛旅游的突破不仅体现在项目投资上,更体现在管理机制、开发政策上,尤其是海岛旅游开发的前期规划设计要争取陆海联动、全市统筹,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

从市场来看,相比大众化出游,定制化的海岛旅游产品吸引力越来越强。“真正有特色的定制化海岛旅游产品需求还是很大的,只要产品有特色、体验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为其支付相应的体验费用。就像年轻人喜爱的潜水、尾波冲浪等产品,南方海岛可以四季做,我们可以只做夏、秋季。在全面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及海域生物多样性基础上,可以在更多的海岛海域发展休闲垂钓、娱乐潜水等海岛休闲体验活动。”刘康同时建议,充分用好现有的渔港码头资源,为海岛旅游发展做好基础设施配套。

“建议开发更多文化旅游产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途径。尤其是深入发掘历史、节庆和比赛等文化资源,如利用好东夷文化、齐文化、琅琊文化等历史资源,开展好青岛国际海洋节、田横祭海节等节庆活动,举办好游泳、垂钓、深潜、帆船等体育赛事,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创造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吕绍勋说。

在情绪价值高频驱动旅游行为的当下,发展海岛旅游不仅是提供一种体验,更是提供一种生活解决方案。即便是发展相对成熟的南方海岛,遇到客流高峰也常常面临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的压力。对于身处北方的青岛而言,发展海岛旅游挑战更是多重的,但面向海洋旅游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不懈探索,将始终让青岛旅游业保持充沛活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马晓婷)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2/25 13:52
· 来源 ·
观海新闻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