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2月24日讯 “多亏你们耐心细致地调解,我们单元存在十多年的邻里矛盾终于解决了,心里真踏实。还是你们有方法,真感谢你们。”近日,居民王女士为青岛市市北区海泊河社区调解委员会送上一面锦旗,“心系邻里解矛盾,情暖社区促和谐”14个沉甸甸大字的背后,践行了法治为民的责任与担当,为化解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心墙”画上了圆满句号。
堵塞管道引纷争
“104又在楼道里乱倒排泄物,怎么说都没用啊”“单元楼道臭烘烘的,细菌也多”“他们住一楼,我们出出进进都要经过他家门口,我家小孩儿那天踩到排泄物都摔倒了”...小区业主们怨声载道,纷纷找到社区调委会诉说。
引起大家不满的是居住在104的老两口,两位老人十多年间因邻里矛盾已“挤走”三位邻居,这次因怀疑新搬进来的204故意制造噪音,二老便将楼上下水管道检修口用衣物堵塞,导致204家中马桶冒溢。204因疏通用力过猛致使下水管道破损,104厕所顶棚污秽横流,无法使用马桶,于是便将排泄物倾倒至门口堵住楼道。楼内住户对此多有不满,曾与两位老人协商沟通,社区也曾多次调解,均没有结果。两位老人也满是委屈,他们曾因噪音问题多次找到社区,社区派人现场查看并未发现噪音源,204也表示未制造过噪音并表示以后会更加注意,但两位老人仍时常听到噪音并用堵塞下水管道的方式“报复”,就这样邻里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拉呱引出真症结
2023年海泊河社区调委会成立“橙意晓组调解工作室”,工作室接手该矛盾纠纷后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选派2名调解能手介入调解,厘清案件脉络、制定调解方案,并邀请“橙意晓组”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分析,厘清双方责任,明确义务来源,做好措施分配,同时,联合楼长、党员中心户上门与二老谈心。
刚入户时两位老人根本不配合,连门都敲不开,调解员只好在门外和老人拉呱,送饭送温暖,慢慢地老人接纳了他们,也敞开了心扉。“原来二老一直有一堵“心墙”,情绪发生变化是在与子女产生矛盾后,老人的心结在于给子女看大了孩子,子女却突然间再也不来往了。从那以后心情很不好,晚上睡不着觉,总觉得楼上有声音,所以才堵塞下水管道”调解员在调解工作室调度分析会上介绍进展。
法理结合解纷争
找到症结后,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向二老释法说理,《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二老堵塞下水管道影响了邻居正常生活,需要把管道修好、通开,二老表示考虑一下。
为尽快恢复楼内住户正常生活,调解员再次找到二老做工作,二老表示同意通开管道,但要求204维修破损管道。204不同意该方案,调解员向其表明根据法律规定下水管道是其致损理应维修,最终204同意维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楼内其他住户得知104和204达成友好协议后,纷纷致电社区表示感谢,还有住户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提交感谢信并表示将合力清扫楼道内脏污,保持楼道干净卫生。至此,长达十余年的邻里矛盾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解决邻里纠纷,只是海泊河社区调委会成功调解社区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北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托司法所指导街道、社区两级调委会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把各类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李敏 齐一玮)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