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告别”与“重生” 青岛公交场站综合开发融入新功能

原标题:“告别”与“重生”:青岛公交场站“变身记”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公交场站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担着公交线网优化、乘客换乘、车辆停放维保等功能。

2024年12月底,原位于市南区四川路17号的四川路公交场站完成搬迁,新址位于观城路78号。至此,这个能在院内望海、陪伴市民14载的“最美公交停车场”说再见,在不少“老青岛”中引发了一波“回忆杀”。

此次搬迁不仅是场站地理位置的变更,更是市南区西部片区城市更新和交通系统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四川路公交场站与地铁2号线四川路(轮渡)站仅有一墙之隔。以2号线西延段开通为契机,轮渡区域将打造以轮渡码头为核心的滨海旅游商业区,搬迁后的场站地块将启动TOD项目开发,建设高品质住宅区。

当前,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缺,城市用地正在从增量向存量、减量转变。四川路公交场站的“告别”和“重生”,清晰折射了这一变化趋势。

不只是四川路公交场站,最近几年启动实施的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瑞昌路公交场站等新增建设项目在功能方面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些新建场站在原有公交车辆停放基础上,实现了立体开发,增加了社会车辆停车、充电等功能。

公交场站“变身”的背后,也是青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城市品质能级的全新探索。

“最美公交停车场”的搬迁与升级

在胶州湾隧道与大桥建成通车前,轮渡是连接青岛与黄岛两地的关键纽带,承载着两地人员往来、物资运输等重要使命。

四川路公交场站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停放着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五分公司和第八分公司的营运车辆,是市南区西部重要的公交枢纽,于2010年12月启用。该场站周边区域人口密集,学校、医院、商场、农贸市场及多处新建小区环绕,客流量大,见证了包括轮渡在内的后海区域的繁华。

地铁通到哪,城市就生长到哪。2024年12月18日,地铁2号线西延段开通,下了地铁去轮渡坐船的一体化出行新体验,为青岛发展海上旅游注入了新动能。以此为契机,轮渡所在的片区加速转型升级,将打造成为以轮渡码头为核心的滨海旅游商业区,并配建高品质住宅项目,四川路场站搬迁由此启动。

可容纳135辆公交车停放,配备34部充电桩,其中10台还实现了技术更新,提高了充电效率……在承接四川路场站功能基础上,观城路场站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均实现了优化升级,不仅为公交运营提供了良好条件,也让市南区西部片区的城市交通焕发活力。观城路场站还进一步改善了公交职工的工作环境,扩大了食堂面积,改善了就餐环境,为公交职工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用餐场所,也为公交服务持续提升打下了基础。

为给广大市民提供乘车便利,实现与地铁2号线高效衔接,四川路停车场搬迁后,301路、304路发车站点调整到观城路场站,214路、217路、316路、325路等4条线路保持原四川路场站发车站点不变。“以前,多次换乘导致乘客在途中耗费大量时间。2号线西延段开通后,轮渡站的出口与发车站点相邻,公交地铁接驳更加便捷,车辆周转加快,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五分公司经理孙凯说。

综合立体开发让场站融入新功能

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中,公交场站就是一个存放公交车的停车场,但事实并非如此。

放眼国内外先进城市,通过综合开发,公交场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公交车停车场,而是已经成为“小而美”的城市活力公共空间,既打造了舒适、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环境,又进一步提升了公共交通吸引力和竞争力。

所谓公交场站综合开发是指利用城市公交场站用地,设计、开发公交场站的公交功能和配套的商业、办公、住宅等城市服务功能,依托公交场站具有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提高配套建筑的经济价值,进而提高公交场站土地价值。可以说,公交场站的综合开发,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利用,更是对城市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

2个标准篮球场、2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街舞场馆、1座综合运动馆、400米全民健身步道、200米专业级跑道……这些运动场所和设施设备都在成都市金沙公交枢纽站停车楼楼顶,这也是当地首个城市公交天空森林体育公园项目。该项目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利用公交场站楼顶的碎片空间进行整体打造、提档升级,赋能城市“金角银边”的同时,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成为成都公交助力城市建设,传播体育文化的全新阵地。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集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轨道交通为一体,引入公交产业融合综合体理念,实现公交换乘与商业办公多元功能聚合交互,以“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开放空间”的运作模式,带动了区域发展和城市空间、功能的更新和提升。

广州市珠江新城公交场站,通过开设品牌书店和咖啡店,提供了一个别具广州情怀、放松休闲的文化阅读场所,展现了广州公交历史发展特色。

发力公交场站开发,青岛也按下了“启动键”。在西海岸新区昆仑山南路与静江路交叉口东北侧,一座外观呈流线型、大气美观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不时有公交车、网约车、私家车等车辆进出。这是山东省首个智慧化公交综合立体停车楼——真情巴士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项目,于2024年1月投入试运营。

该地块原为真情巴士集团一处公交车辆维修站,除维修场地外,最多可停放40辆公交车。结合地形坡度,经过综合立体开发,该地块实现了焕新“蝶变”,新的停车楼共设置120个公交停车位、130个小型车停车位及69个新能源充电桩,完善了公交维修等配套功能,可有效改善周边静态交通环境。项目建成后,不仅破解了公交车的“住房”难题,扩容公交车停放量3倍,同时提升了为周边居民提供停车、充电服务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我们来说,多一个充电桩,就减少一份充电焦虑。充电服务设施的完善,是我们敢接单、多接单的重要保障。”经常前来充电的网约车司机王先生说,这处充电站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单一的维修厂到功能多元的立体停车楼,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项目是青岛公交场站加快转型升级的缩影。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2022年以来,结合城市更新建设,市区先后建成唐山路等10处公交场站项目,其中唐山路、国金中心、动投壹中心3处场站项目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原则,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综合立体开发,10处场站项目共设置公交车位700余个,

配建社会停车位近500个,集停车、维保、充电、智能调度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有效缓解了周边道路拥堵、区域公交车占路停放问题,为区域公交线网优化提供了保障。

其中,市交通运输局作为项目主体建成交付的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项目,建设地上3层公交停车、地下1层社会停车的立体车库,公交停车数量由平面1层停放70辆提高至立体3层停放125辆、提升近80%,提供社会停车位139个,配套建设公交和社会车辆充电设施,大大提高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该项目由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负责运营。“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投入使用后,将极大缓解公交车占路停放问题,进一步优化周边线网布局,方便周边王埠景苑小区、青山绿水东区、融创观湖小区等居民乘坐公交出行。”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希波说。

“1+3+6+N”持续推进场站建设

公交场站属于公益性基础设施,较难引入社会投资,加之受财力和建设资金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目前,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共有公交场站87处(包含正式场站、临时场站),公交场站总体利用率较高,公交车进场率约95%。但部分规划场站因土地权属、征收及附着物清理等因素影响,存在落地建设难现象,仍有部分公交车占路停放“夜宿街头”。

2023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对新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支持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对现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支持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进行立体开发。科学设定公交场站综合开发指标,提高土地开发收益。综合开发收益可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鼓励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综合开发。

对标国内先进城市,青岛在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利用、打造城市功能综合体方面还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一个高品质的公交场站应强化对整体周边环境的融入性,既能反映社区文化、商圈特色,又能代表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市交通科学研究院规划咨询室工程师牟玮玮认为,面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更好满足人民出行需求的新要求,公交场站建设需向高品质转型,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场站配套设施,提升公交品牌形象和服务品质,完善城市功能,为市民创造更好的出行体验。她建议,结合当前新能源公交车全面推广应用的契机,将公交场站打造成为绿色、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

2024年12月1日起,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首部行政法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要求,坚持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推动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比例。

以此为契机,青岛公共交通领域将迎来更多发展新机遇。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会同规划部门研究编制《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突破性实现交通专项规划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各区市详规的一体衔接、深度融合,破解公交场站建设难等制约公共交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让《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在青岛落地落实。

市交通运输局城市交通处处长于冰心表示,结合城市规划,统筹市民出行需求、交通枢纽衔接、道路条件等因素,今年将按照“1+3+6+N”模式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到今年年底车辆进场率将达到97%。其中:建成“1”处,瑞昌路公交场站;投入使用“3”处,麦芽厂、邮轮母港、山东路鞍山路公交场站;加快建设“6”处,青岛湾、甘泉路、麦岛路、青大一路、张村河、元宇宙公交场站。各区控规规划的场站,将结合各区新一轮控规修编推进,具备实施条件的尽快启动。

这些场站项目中,瑞昌路、山东路鞍山路、麦岛路、青大一路4处场站项目将坚持集约化用地原则进行综合立体开发,共设置公交车位570余个,配建的社会停车位达到1100余个。以位于欢乐滨海城片区的瑞昌路公交场站项目为例:项目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今年下半年竣工。项目启动前深入研究优化公交场站空间布局,挖潜存量土地资源,建设地上4层公交停车、地下1层社会停车的立体车库,设置公交和社会停车位各300个,配套建设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及充电基础设施。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智慧高效的交通综合枢纽,配建的社会车辆充电设施,将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通过构建快速充电节点,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辆充电网络,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公交场站“上新”,青岛将不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提升公交地铁“两网融合”水平。今年,按照“减低效、降重复、强衔接、优服务”的总体思路,整合既有公交资源,通过减少重复线、增加微循环线、填补薄弱区域、优化运营模式、强化设施保障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年内计划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0条,为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提供公共交通服务支撑。

立体开发添功能

2022年以来,结合城市更新建设,青岛市区先后建成唐山路等10处公交场站项目,其中唐山路、国金中心、动投壹中心3处场站项目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原则,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综合立体开发,10处场站项目共设置公交车位700余个,配建社会停车位近500个,集停车、维保、充电、智能调度等功能于一体

提速建设新场站

青岛今年将按照“1+3+6+N”模式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到今年年底车辆进场率将达到97%

●建成“1”处,瑞昌路公交场站

●投用“3”处,麦芽厂、邮轮母港、山东路鞍山路公交场站

●建设“6”处,青岛湾、甘泉路、麦岛路、青大一路、张村河、元宇宙公交场站

●各区控规规划的场站,将结合各区新一轮控规修编推进,具备实施条件的尽快启动

这些场站项目中,瑞昌路、山东路鞍山路、麦岛路、青大一路4处场站项目将坚持集约化用地原则进行综合立体开发,共设置公交车位570余个,配建的社会停车位达到1100余个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2/21 07:27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