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城区有机更新 新场景持续“出圈”
作为青岛现代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滥觞之地,拥有特色里院建筑群的历史城区正不断焕发新生机,续写新的城市故事。来自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目前,历史城区已完成保护修缮老建筑42万平方米、更新改造30万平方米、立面修缮改造61万平方米,完成道路整治提升53条、建成12个停车场和7个街心公园;引入296家重点商户、开业运营面积约33万平方米;2024年接待游客总量约5500万人次。
内涵式更新,延续城市文脉
老城区更新不只是街区的表面翻新,而是实实在在的内涵式更新。近年来,历史城区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统筹城区建设,在保护修缮老建筑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此,构建了“历史城区、文化街区、建筑单体”三级保护规划体系,并编制实施了《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更新规划》以及店招导则、交通停车、公园绿化等7个百姓重点关注的专项规划。劈柴院、四方路等10余片街区的设计方案和500余处建筑的修缮方案已编制完成并落地实施。
摒弃“大拆大建”,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让“建筑可阅读、人文可触摸”,已成为现阶段各大城市进行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中的共识。为此,青岛实施了6个街区40余万平方米保护建筑房屋征收工作,采取“征而不拆”的方式完成老建筑修缮,改善居住条件。利用既有人防设施、拆改腾退空间,集约建成了12个停车场和7个街心公园。结合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和各类管线整治,完成了53条风貌道路的改造提升。
为扎实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青岛还出台了一系列组合措施,构建了分类保护和要素保护相结合的保护体系。青岛的1个历史文化街区和3项制度还入选住建部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在地性”表达,积蓄内生动力
作为青岛2024年新启动的历史城区更新项目,无棣路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这一充满历史韵味的街区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当属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波螺油子”。
20多年前,波螺油子因胶宁高架路的建设,逐渐消失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而今,以胶宁高架路为轴,其南侧以波螺油子艺术谷blooyouth为主,北侧则以波螺油子·拾贰阶为核心,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日前,波螺油子艺术谷blooyouth一期“开谷”,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这片占地约1752平方米的区域,包含5栋建筑,现已入驻独立设计师品牌、生活方式品牌、艺术商店、展览空间、咖啡简餐、创意工作室等多种业态,并会不定期举办市集等活动。二期项目涉及的4栋建筑正在修复中,招商工作同步进行,预计将于2025年5月亮相。
波螺油子艺术谷blooyouth主理人毛娜介绍,团队在“波螺壳做道场”,设计了更多流畅的动线和宜人的公共空间。此外,团队也瞄准了青岛本地那些具有创新性的主理人品牌和设计师品牌,邀请他们作为首批入驻者。
如果说,历史城区以往采取的是“迁出再引进”的发展模式,那么与上街里、大鲍岛等以“景区”为特色的区域不同,当前正在更新的无棣路历史街区更加注重在地性和社区性,让更多居民融入其中,延续街区的烟火气息。
在无棣路历史街区的更新中,“波螺油子·十二阶”项目备受关注。项目精心重塑“最青岛”的独特生活风貌,通过对区域内标志性的十二段台阶进行适宜改造,结合街区的地形地势,优化内部台阶的步行动线,巧妙地将里院建筑与台地风貌融为一体,打造集院落、巷弄与市井烟火气于一体的休闲生活空间。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项目将呈现整体效果。
常态化“出圈”,发力业态重塑
进入2025年,历史城区已举办了多场元旦文化活动,满足市民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历史城区的旅游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时段,正呈现出打破淡季沉寂的积极变化。
2024年,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进入由规划建设向招商运营、景区管理转型的关键阶段。不久前,《市南区历史城区管理运营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为历史城区的景区化管理和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与保障。截至目前,历史城区核心区共引进餐饮、住宿、零售等新兴业态296个,累计新增运营面积32.88万平方米,多个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
在这场以产业创新为发展空间换“芯”的变革中,历史城区结合实际情况,以“政府引导、国企发起、市场运作”为原则,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断探索更为多元化的保护与利用模式。通过打造新空间、引入新产业、创造新生态、带来新消费,导入更具影响力的产业,带来更具活力的流量,实现着新质产业与存量空间的高效对接,推动了保护更新与业态重塑的同频共振。“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等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为历史城区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