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喜气洋洋 九百套安置房“有主”了
新家园,新希望,新未来。张村河畔,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继张村河南、刘家下庄两个社区回迁之后,12月21日,崂山区中韩街道李家下庄社区的居民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回迁抓阄仪式。
48岁宋大姐“好运爆棚”
12月21日一早,不少居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提前来到抓阄现场。看着环境雅致、配套完善的新小区,期待了两年半的心头大事终于尘埃落定,居民们喜笑颜开、激动不已。记者注意到,拖家带口的居民中有不少是一家三代同堂,挤在原先的老宅里,如今回迁变成了三套房。从“趴趴屋”到高楼大厦,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居民们都乐得合不拢嘴:“都挺好,很满意。”
“我们三口人一块来的,想抓几号楼抓几号楼了,想抓7号楼抓7号楼了,太高兴了!抓了三套房子,130平、90平、80平的,6楼、11楼、16楼,正好抓到心仪的楼层了,老爷子喜欢16楼,太好了,我们心满意足,回迁速度也是真的快。”48岁的居民宋晓燕嫁到李家下庄之后,在老房子里住了二十多年,抓阄一结束她就满脸喜气洋洋,老邻居也纷纷凑过来贺喜。
“我是两套200多平的老房子,换成了三套新房。130平的,留给25岁的儿子,以后当婚房;110平的,我和老母亲住;70平的,可以租出去。我们家都很高兴,拆迁是好事,现在周边配套也好,有儿童乐园、休闲广场和电动车充电区域。只要是自己抓的都好,抓到哪个房子都是缘分。”52岁的居民李鹏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2小时58分抓取901套
据介绍,李家下庄社区现有居民461户,总人口1306人,安置区位于崂山区辽阳东路19号,东临东部新天地,西至崂山悦府,南至辽阳东路,北临长丰路。李家下庄社区于2022年5月启动搬迁补偿协议签订工作,安置区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2023年11月实现首批楼座主体封顶,2024年12月竣工验收。项目总占地面积60.04亩,总建筑面积16.31万平方米,总套数953套,地上有14栋16-18层单体住宅,以及1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上午11时28分,随着最后一户居民选中自家新居,李家下庄回迁抓阄工作圆满结束。据统计,本次回迁抓阄仅用时2小时58分,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当天,李家下庄社区现场共抓取安置房屋901套。
“安置选在哪,群众说了算”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崂山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城市品质提升得更宜居,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幸福。作为主城区最大“城中村”的张村河片区,更是崂山区紧抓民生工程的重要阵地。
“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是崂山区推动张村河片区改造焕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片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崂山区坚持民生至上,主动为群众算好“经济账”,确保把每一项工程都打造成样板工程。以安置区建设为例,规划设计之初就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安置选在哪,群众说了算”……由拆到建,全过程、全流程“取信于民,让利于民”。尤其是在片区城市更新建设进入回迁安置阶段的当下,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交付房屋的质量问题,确保安置区品质交付,崂山区还创新实施了“1375”工作法,围绕验收整改、交房、维修保障三个阶段,分首轮查验、二轮查验、物业移交、抓阄定位、交房陪验、维修、评价7个步骤,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成立5个专业小组,全力保障、协同推进张村河片区安置区项目验房交房工作,为居民交付高质量的好房子。
高水平规划引领,是张村河片区开发建设、蝶变新生的关键一招。2022年以来,崂山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给咱爹娘盖房子”的情怀,高标准推进12个安置区建设。目前,张村河南岸的张村河南、刘家下庄、李家下庄3个社区已先后实现回迁,孙家下庄社区计划于年底前完成回迁。张村河北岸的8个安置区也在稳步推进,满足回迁居民尽早住上好房子的迫切需求,让“当年拆、当年建、三年回迁”的承诺成为现实,彰显了城市更新建设的“崂山速度”。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张译心 摄影 栾丕炜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